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2018年3月28日 10:35 作者:辛小榕

    摘 要:近年来,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已成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解决农村学生数学基础差异问题,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分层教学活动中,分层、备课、课堂授课、课后练习、及考评等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因材施教、分层提高”的具体教学策略。中国论文网3cPu1j mm|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新课标

    Q#J})R_m I0

     

    &pjID,I8A.Ux0

    1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农村中学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3|uJ [c?t rf:|0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迈上了新的高度,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新课程标准给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增进学生信心的同时,使其情感态度及其他一般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在尊重学生个性、能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作为了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然而应该看到,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参差不齐,思维发展和学习习惯差异显著,对数学学习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对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农村中学推广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论文网 H.X3\p4Ry V

    分层教学是指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智力或非智力因素、以及潜能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归为水平相近的几组群体,并针对群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感受,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目前,分层教学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中国论文网?r4_?8l:i`1h R

     中国论文网bz#TY#C*@ ?

    2 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具体策略

    P_.i u h p~\0

    2.1 分层阶段中国论文网IM9b$I~ly6_

    分层阶段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一旦对学生的评估不准确,将其分到了不适合的层次中,便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分层依据不应仅着眼于考试成绩和学习态度,更应综合分析其性格、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甚至还应将学生的家庭背景、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等列入考虑范围。为取得更加详实的分层依据,除进行摸底测试并向其他教师询问情况外,还应通过个别讨论、班级座谈、家访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了解。此外,初中生正处于人格的发育阶段,普遍表现为自尊心强、抗压能力弱,因此,应注意不要在分层环节挫伤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分组时应避免使用“好”、“差”等较为敏感的字眼,可以用“金牌”、“银牌”、“铜牌”或“状元”、“榜眼”、“探花”等词汇进行命名,甚至可以请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确定本组的名称。中国论文网 Js$uU0z

    2.2 备课阶段

    \8Bc |K&x0

    成功进行分层后,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扎实,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和内在学习需求的学生,应以强调数学思维和自主探索为思路,提高例题的挑战性,并引导学生对课内外数学知识进行探究,通过一题多解、相关知识自学、以及数学竞赛等方式,在提高其数学解题水平的基础上,着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成绩普通,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应从调动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提高其学习热情,设计问题应以基础问题为主,视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难度,通过多鼓励、多辅导,帮助其夯实基础概念,提高数学的基本运算能力,在取得及格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基础薄弱的数学学困生,则应从学习方法教起,通过联系实际的问题,帮助其建立起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问题应尽量简单,难度梯度要缓,使其逐步向更高的层次转化。以初二教材中“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内容为例,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了解推导过程,记住求根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一般学生,应要求其理解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复杂的问题;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设计更加灵活、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其能够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去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如涉及到判别式和二次项系数的题目等。

    V%q A*kJ2H0

    2.3 课堂授课阶段

    (m!e'Y P9lO3xw0

    在有针对性的分层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授课。以课堂提问为例,教师可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参与教学活动的均等机会。简单的问题请基础较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个人回答不出时,可以在同组内讨论;而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则应以灵活的问题激发其主动探索的热情。如针对“平方根”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理解“平方根”概念后,可以先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方后等于4的数有几个?分别是?”学生正确回答出结果后再问:“大家都知道(±2)2=4,因此可知4的平方根就是±2,那么,7的平方根又是?该如何表达?”此时,学生回答不出了,教师可对他们说:“想知道这两个数的表达方法吗?这节课的学习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中层学生,还要求其正确区别平方与平方根、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理解平方与平方根是一种互逆运算,学会计算有关平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两步运算题,如:“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等;而基础最扎实的学生则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讨论被开方数取值范围,学会利用平方数、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0等特点解决特殊问题。中国论文网-Kq }U6o `'xE

    2.4 练习阶段中国论文网r0C iqmTv}2y

    习题训练中,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以“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内容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分层习题训练:

    /b:?T(V{H _+q0

    基础组: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中国论文网/n#k+C;[I;V

    (1)2x-4>7                    (2)-3x+5≤1

    uu!]%b X d Les ^0

    普通组:1.不等式2x-3<7的正整数解为______。中国论文网 w#x)K/H1je

            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中国论文网'wW'O0Vp[Hy


    1djO2q0yJ+M.d#K0

    lo^:C:[`%u/PRk'e0

        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首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科学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作业可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必做题,选做题则应具有难度梯度。考虑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应相对减少其需要完成的作业量(通常不要求做选做题),且偏重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教师应尽可能当面批改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问题集中的,则应组织该层次的学生统一讨论并进行辅导;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作业量应该适中,要求其完成一部分较简单的选做题,加强其对一般解题技巧的掌握;优秀组的作业量则应大一些,其注重其对数学知识的深化了解,并鼓励其加入一些课外知识的讨论学习。中国论文网~&W6c5Rp Z4z }

    2.5 考评阶段中国论文网 k E3q^ ]b R'q

        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应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除在练习和考试中使用不同难度的问题外,也可利用选做题调整学生成绩的差异。此外,考评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严格一些;而对其他学生,考评应相对宽松。特别是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应该不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中国论文网4stuy l\6|

     中国论文网f}DY4O

    3 结语

    )f.A ^O&Kb1h0

        分层次教学不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达到同样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更适合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也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新课程标准中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尊重学生差异性为原则,积极、科学地投入到分层教学中来,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整体提高。中国论文网 ^+SY7^ V!V

     中国论文网/z sm0^8KWF#i

    参考文献

    j \'t?qI} x2n0

    [1] 解卫民. 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中学数学, 2012, (16).

    i bOQ+H y K0

    [2] 林旭清. 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层次”的研究与实施[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 (01). 中国论文网:Sv)T5m8@!Zv7o

    [3] 徐波. 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知识经济, 2011, (15). 中国论文网&Ie-{T4[B mOal v!c;n

    [4] 郭存厚.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J]. 甘肃教育, 2009, (24). 中国论文网;L'?D ScxJ

    [5] 胡滔.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 (02). 中国论文网~kX4s_u

      中国论文网~(tgr$x4YAV

     中国论文网hHv(v!S"f

     中国论文网Lg+JI*Z5Y oz m{

     中国论文网]bE9m~'J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