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12月03日 09:14 作者:邓玉菲


    *GAHYu G0中国论文网I[e1Hb1E f7B

     中国论文网 ORKm aSH;k6DQ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论文网:C8p!n_ N8B

    邓玉菲中国论文网*t9f'e3DM r7B0`

    ( 日照市技师学院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

    2kP Xy/v SBm0

     中国论文网L1Wr(YP;cX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方面,教育内容方面,教育途径方面。大学生思想的动摇,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面对市场经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有了新的内容、新的原则,我们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强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国论文网Zi4{)a] I w@'P(_L

    关键词:市场经济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中国论文网1N j%sm0s7u%hC%qF

        中国论文网7?[`4A:J3FY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生活方式收到了冲击,尤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种冲击表现得更为明显。市场经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具有开放性、法制性、竞争性、平等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教育培养的新时期人才要具有宽阔的视野、法制的观念、创新的精神。中国论文网+lg1u$w'O6P2k P3] Wu

     中国论文网&N/m,FT5LyX~9u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原则中国论文网~W p Apv

    1.坚持平等开放,树立平等开放观念的原则

    “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和开放的经济,它以社会分工为根本前提,在商品交换中不论是谁,一律处于平等地位并享有平等权利”[5]。只有积极对外开放,反对和克服传统小生产的狭隘和保守习气,才能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平等开放的原则。

    a0Su#W b(_!N){H}$z0

    2.坚持公利和公开化,反对“一切向钱看”,培养公正观念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利经济,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共同需要,因此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应确立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的观念,反对拉关系,走后门,把经济活动神秘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要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培养公正观念。

    (]h;Wc,y1F a,r0

    3.坚持理论教育与解决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场所,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必须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FRb+M-@0Py0B0

    4.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思想教育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校内教育既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需要社会提供广阔的空间。因而,学生的思想教育既要立足校内,又要注重校外,注重实践育人。中国论文网 My,A+bW t+[%U

    5.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历来是带有全局性的方法论原则。“继承,意味着有“我”之根基、续脉;创新,意味着兼容、发展与超越。离开继承谈创新,则如无源之水;离开创新谈继承,则如一潭死水”[6]。只有融继承与创新为一体,才如活水般奔腾不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才有新的活力。

    b^o9U)x%N0W\Ex0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p [,~E"gdEal0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P"`lZUA Ls{0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培养规范的公民道德行为

    “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7]。 中国论文网*CrNWk6]

    4.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X;A/z$vP b8]]%o]0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

    1.坚持以生活化为中心,以价值取向人本化及教育方法现代化为载体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就是强调思想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中国论文网IZ#@X4EL)Q

    2.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破除旧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坚持用“红色”信息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经典原著、德语课堂、网上党校以及校园网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8]。加强网络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场所的正面宣传教育作用,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中国论文网^2h$y4I GR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社会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种营养,既需要水和养料也需要空气和阳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抵制错误观点和言论的传播,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n~-\gi1z7pI0

    4.完善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下海经商热伴随着厌学风掠过大学校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始对知识产生反感,诸如学习无用论等错误思想严重侵蚀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学校应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厌学情绪,“一方面可以加大奖学金数额,另一方面做好学生推优工作,树立精神典范,起到精神激励作用”。中国论文网Ql&\7j(mkbDcf

     

    tSsX!yG ^[7gF0

     

    2x7T FD[$?*f0

     

    h:qc+M*c&C0

     

    5G:t X/W5t.V8C |0


    [5] 陈国跃.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中共浙江省委党委校报,2002,(6):74-78. 中国论文网&Xh4~s\ wYv

    [6] 徐德斌,张聪.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J].东北师大报,2011,(1):56-58中国论文网c6D4a a-A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14.

    -n"NzBo0A A x+V0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14.

    l O+y*O)r!q2?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