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2011年5月23日 17:07 作者:吕晓武,孟陆亮,吴丽萍
    中国论文网o!Y,q9y,\([*`5HY&p1v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合并外用两样膏贴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利巴韦林和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济消毒饮加减口服,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两样膏外敷腮腺肿大处, D组采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口服加两样膏外敷。各组高热者均采用物理降温或布洛芬口服,不能进食者给予同样的液体疗法。疗程均为5~7 d。治疗后分别观察各组主要症状、并发症、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D组治疗后在主要症状、并发症、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综合比较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口服中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合并局部外用两样膏贴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临床疗效好、实用经济的特点。

    ,K7iZ W2DHO:tsdw0 中国论文网,v0Q nTb-UABH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普剂消毒饮;两样膏;临床观察中国论文网1JfTl4e

    中国论文网2FX"P} R1fLOt1u

    流行性腮腺炎是冬春季节常见病,也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痄腮”。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除侵犯腮腺外,尚可引起舌下腺、颌下腺的肿大,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故应积极治疗。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通过观察中、西医不同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为寻求较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中国论文网.I0oLhWU/mro

    中国论文网9M8| Ulr!n7r

      1 研究方法中国论文网};Yne6X3ep+e+A1J

    中国论文网(L\fJ E }5\ a

      1.1 一般临床资料中国论文网5a%w-Ox.z@

    7J U m8xU)z%U!z0  160例观察对象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其中男92例,女68例,男女之比为1.4∶1.0;发病年龄1~4岁48例,5~9岁87例,10~14岁25例,平均7.8岁;发病时间1~3 d。发病前各病例均未经过正规治疗,就诊时未见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疾病。中国论文网![q!P a1^i RLv4_

    r:Q[y| I9L9z sQ0  1.2 诊断标准

    "^7F Uf([Lg5s$~0

    PHAE cj1w0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痄腮的诊断标准拟定。有腮腺炎流行接触史,起病有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以耳垂前下方为中心,表面不红,肿块边缘不清,皮肤紧张,触及有弹性,压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计数略增多。中国论文网+oFBwB Q*N{y

    C#U\'e;f$G0  1.3 治疗方法

    xC^*E ti-P%^k0 中国论文网5i)TK5t\&s _

      从研究工作当日起,对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按就诊序号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利巴韦林和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利巴韦林和炎琥宁均按10 mg/(kg·d)加入5 %~10 %的葡萄糖液中,质量浓度为0.1 %,静脉滴注,每日1次。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济消毒饮加减中药口服(黄芩、黄连、薄荷、柴胡、僵蚕、连翘、牛蒡子、马勃、桔梗、板蓝根、陈皮、甘草,剂量随小儿年龄加减)。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两样膏局部外敷(两样膏为我院院内制剂,主要药物组成为:大青叶、乳香、大黄、胆矾、五倍子、没药、黄连、芙蓉叶、黄柏、广木香、薄荷水、樟脑、冰片、麝香等),外涂腮腺肿大处,每日1次。D组:普济消毒饮加减口服加两样膏外敷,用法同上。各组高热者均采用物理降温或布洛芬5 mg/kg口服,不能进食者给予同样的液体疗法。疗程5~7 d。中国论文网 h e.Tcvf

    中国论文网'ma-FG%P[/OZ6\

      1.4 观测指标

    (b$?\+`Q~0l u0

    t*Y'x~ |"P8F\0  各组疗效比较(例)、各组出现并发症比较(例)、各组治愈时间比较(d)、各组治疗费用比较(元)。

    O f#p5[*b!K/x?)Q?h0 中国论文网 D zPX&\} [qrx

      2 统计学处理

    wu8D2sb1y{0

    A_*Kt/L2Ex/j v0  采用SPSS 5.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设a=0.05。

    _/~)qbi2XM0 中国论文网;c#MLRYz3^

      3 研究结果

    9zXh^`4KV&l q*x0

    &c/Tb;YTk0  3.1各组热退、疼痛缓解、消肿、治愈时间比较

    mxvi*\ D0

    8Qk%e.E9@0  结果见表1。表1各组治疗后热退、疼痛缓解、消肿、治愈时间比较由表1可见,C,D两组在热退、疼痛缓解、消肿、治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但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D组疗效优于A,B组。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o)GEvhy0

    -xi']k7D'{s0  3.2各组出现并发症比较

    bQ.g)_{8yn0Vs0

    'Kp8f.X)N0  结果见表2。表2各组出现并发症比较由表2可见,A,B,C,D 4组均不同程度地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w(CN'R sjz!z H0 中国论文网 J)Lp U;q/\8C5t+fc

      3.3各组治疗费用比较

    !w p l2F9\ Mj0

    l&w T1V\8Q,~0  结果见表3。表3各组治疗费用比较D组的治疗费用为(421.42±32.05)元,明显低于A,B,C 3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IQ-\x:w04 讨论中国论文网P8d3aV$Z[uT

    中国论文网4w{ l%f6C4{1L G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口鼻进入体内,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痛、发热,并可引发全身多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器官损害,出现相应的并发症[2-3]。本病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在幼儿园、学校局部流行。目前西药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利巴韦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虽然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但对临床症状的缓解,特别是腮腺的肿痛及退热效果欠佳。炎琥宁是将传统的中药穿心莲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冻干粉针剂,具有明显的抗炎、解毒、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能抑制内毒素引起的发热,能对抗化学刺激物及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明显的解热、消炎作用和镇静作用[4],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l[6[-kDQ%b0 中国论文网 g4y!gyO ]9n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中医学“痄腮”范畴,俗称“蛤蟆瘟”“大头瘟”,其病因为外感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表现[5]。治宜疏风祛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普济消毒饮加减为主治“大头瘟”之要方,源自《东垣试效方》。方中黄芩、黄连苦寒,直清头面火热毒邪;薄荷、牛蒡子、僵蚕、柴胡疏散头面风热;连翘、板蓝根、马勃解毒消肿;桔梗、甘草清利咽喉;玄参滋肺肾阴而制邪火;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目,寓“火郁发之”之意;佐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同时以制黄芩、黄连苦寒败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之功效,临证可随症加减。本院自拟两样膏中大黄、黄连、黄柏、大青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乳香、五倍子、没药、樟脑、冰片、麝香、胆矾、芒硝等凉血活血、软坚散结。外敷直达病所,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之效。中国论文网Yk0P({?LG

    中国论文网5d_3s5h:b r*J

      本科室通过临床对比观察表明,在治疗中配合两样膏外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C,D两组疗效明显好于A,B两组,疼痛缓解、消肿、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出现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意义;在治疗费用上,D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说明合理地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特别是应用本院自制两样膏外敷后,使流行性腮腺炎的热退时间、腮腺肿痛消退时间、治愈时间缩短,对症状的缓解、消除效果明显,同时治疗费用明显下降,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

    YeG#Ep(HH#b0 中国论文网tu)v ~c bya

      通过以上临床研究表明,口服中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配合两样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临床疗效好、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国论文网8lY9_]4[o3m6Z"IE

    中国论文网7{Q?ZA7p7zrJ

    【参考文献】
    u-v-N.bM'_k&[q$p0   [1]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3.中国论文网0H_k)G|:@7iyN

    中国论文网w)S`(V;w{'n,P(l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49-750.中国论文网Wv;c m)KYg+w

    'R"c3[7@C pA0  [3]段恕诚,刘湘云,朱启镕.儿科感染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5.中国论文网 |qI XMat$_ @m"g

    &K~C.R9e/cWo*l0  [4]魏璐雪.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 459-462.中国论文网6qGWJ+Tr

    _%Q+EWK+i-Q"e,g0  [5]田效信,伊文琪.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7例[J].河南中医,2006,26(9):8.

    nqp]R r0

    &v$a/r-ZP0 中国论文网X)W&S,o*]2?(z9X){9l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