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4例

    2011年5月23日 17:08 作者:马生莲

    DGZ(G B+~@N2ygV S0【摘要】  目的 观察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84例外感发热患儿均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3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愈28例,显效3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 %。结论 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8d{[F6Dz8c0 中国论文网"W0n$ckgA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升降散加减;临床经验

    [,XH3q&G$N3Q.L0 中国论文网7sg8MZB+X k'Q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症,亦是急重症,常由病毒或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变迅速、四季可见的特点。笔者自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中国论文网"B%f-AHp h![Q*u

    -y!v%{7Yi!p0  1 临床资料中国论文网I8vfX(t9p W

    中国论文网;L%IdRpXg7z@]F

      84例患儿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6月;病程最长10 d,最短0.5 d;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最高40 ℃,最低38 ℃。伴恶寒、鼻塞24例;伴口干、咽痛42例;伴便秘38例;伴咳嗽22例。

    g6v$Lk?0V5kg5TJ0

    G!LYSb G0  2 治疗方法

    @.H!knN A0 中国论文网P-O)[7`t1BhHo

      升降散去姜黄加板蓝根、连翘为基本方:僵蚕3~10 g、蝉蜕4~10 g、大黄(后下)3~6 g、板蓝根4~10 g、连翘4~10 g。伴恶寒、鼻塞加防风4~8 g、白芷4~10 g、荆芥4~10 g,伴口干、咽痛加玄参4~10 g、桔梗3~8 g、芦根5~10 g,伴咳嗽加款冬花4~10 g、桔梗4~8 g、百部3~8 g,伴便秘加玄参4~10 g、麦冬4~10 g,舌苔厚腻加炒莱菔子5~10 g、黄芩4~8 g,咽部充血明显加生地黄4~10 g、牡丹皮4~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少量多次口服。3 d为1个疗程。

    V0H#C6m~1k0

    1JhX9yNI C%@'c0  3 结果

    $z$s4?c4K7M(U8Z0b%b0 中国论文网.HDQ?,C7z`

      3.1 疗效标准[1]中国论文网0U${#ga7FY3H\i(I m2S

    rj8a,r._n,ST0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司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退热为主要评定指标。痊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降到37.2 ℃以下不再回升),症候消失。显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候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候部分消失。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中国论文网'^9Be(y*{

    {Xre4\"B;U0  3.2 治疗结果中国论文网;Y;jV3nF G7r

    G`-J].N2R0  治愈28例,显效3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 %。中国论文网#@m9d!COK

    )KWW9S#vr aO04 典型病例

    |P)la&\4\(\C0 中国论文网r`0o_^-un

      患儿张某,男,4岁,2009年5月3日因发热3 d来诊。患儿于3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伴口干,大便2日未解,家长予以口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及巴米尔,效差,遂来诊。现症:患儿发热,口干,精神、食欲差,大便2日未解,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查T 38.7 ℃,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心肺腹无异常体征。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2.0×109/L。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属外感风热,热结肠腑。治以辛凉宣泄,泄热通腑。方用升降散加减:僵蚕5 g、蝉蜕6 g、连翘8 g、板蓝根10 g、大黄(后下)6 g、桔梗6 g、炙甘草2 g、玄参6 g、麦冬6 g、柴胡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大便已通。服3剂后,精神、食欲较前好转。为巩固疗效,原方去大黄继服3剂,症状消失,舌脉均恢复正常而痊愈。

    p@8{M'E]$l0

    [,W;qvo5a0  5 讨论

    1m?Vr uM+^x0

    8T c9]BCm.}0O0  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旦为病邪所侵,则多从阳而化热,即使感受风寒,也易化热。风邪主升主散,为阳热之邪;湿邪郁结可以化热;燥为热余,未有不从火化;寒邪入里,亦可化热。故六淫之邪临床上虽有偏寒偏热,但以偏热者居多。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以致饮食停滞,食积郁而化热,一遇外感随即发病,形成里热外感。正如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说:“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滞,郁蒸化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故临床上多数感冒患儿都有热证火证的病象。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Xh)ljBO&h'a%Nx0

    jHF1dy^7E0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具有辛凉宣泄、升清降浊、清热解毒、逐秽祛邪、表里双解的作用。笔者用升降散去姜黄加板蓝根、连翘为基本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中僵蚕味辛苦气薄,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祛风胜湿,清热解郁;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祛风清热解毒;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泻火解毒;连翘苦微寒,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利咽。上述五味药合用,起到辛凉宣泄、疏风清热解毒、升清降浊的作用,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wPV:O&gD l+`U,Q0

    M9h3RgR:Fj$E0  现代药理研究[2]:僵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蝉蜕有解热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板蓝根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连翘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为本方的解表清热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国论文网tj[`b-D1I~lh$u i ]

    I_(K.@ nXlI)~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j ED$n$x%Ck X
       [1]谢利.清宣导滞汤合紫雪治疗小儿外感高热32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7,3(4):37-38.

    Nv&y@3nH0 中国论文网d1|c%o$?C"sHEXJh

      [2]高学敏.中药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5,73,158,111,109.
    "j zGxQ_0中国论文网 k,iM9^3j5?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