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青少年自我中心观念的发展

    2014年8月08日 11:04 作者:郭晓颖
    青少年自我中心观念的发展
    郭晓颖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
    鲍德温认为,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
    段,要经历从自我中心到主观自我,再到社会自我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是投射阶段,儿童首先将自己和其他物体区分开来。第
    二阶段是主观阶段,儿童会把自己当做许多人中的一员,但他不
    能从他人身上察觉特殊的情感,在自我意识方面仍是主观的。第
    三阶段是折射阶段,儿童开始站在他人的角度,从别人的观点出
    发看待自己。
    根据塞尔曼划分的社会知觉采择阶段,6-8 岁儿童处于社会
    信息的角色采择阶段,此时儿童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所不
    同,但他们认为这只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同,不是意识到
    不同还可能由于他们本身观点不同。 8-10 岁的儿童处于自我反思
    的角色采择阶段,他们知道即使他们与别人获得的信息相同,自
    己和他人观点仍然会有冲突,他们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他们无
    法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10-12 岁的儿童处于相互角色采
    择阶段,儿童可以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知道他人也有
    这种能力,儿童知道第三者的观点,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对对方
    观点又如何反应。
    青春期 “青少年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时的他们将无限
    的能量放在自己的想法上以至于拥有美好未来和变革世界的梦
    想,看上去不仅极富想象力,而且是一种修正现实世界的有效途
    径。这显然是一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主义”(Ihelder & Piaget,
    1958)。
    青春期发展的一个表现是自我中心主义,它以一种新的形式
    出现(Vartanian & Powlishta,1996;Hudson & Gray,1996;
    deRosenroll,1987)。大卫•艾尔金德(David Elkind)发展了皮亚
    杰提出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观点,他提出的自我中心观点包
    括两个方面: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Lapsley,FitzGerald,Rice 和
    Jackson,1989)。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会导致在青少年身上出现新型的“自我中
    心”。青少年时期的自我中心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显著特点:他
    们变得自我中心化、自我意识强、善与内省。他们经常将自己的
    思考转移到自身而不是他人身上(Goossens,Seiffge-Krenke &
    Marcoen,1992)。他们非常关注自己以至于认为他人的外表和行
    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对假想观众做出反应的需要使青少年的自
    我意识发展到极端(Peterson & Roscoe,1991)。有时,一群青少
    年会通过大喊大叫的行为来回应假想观众,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
    都在看着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很酷。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另一个表现是个人神话观念,埃尔金德
    (1967)还提出了“个人神话”概念:青少年拥有“自己经历是
    独特的”信念。由于假想观众和认为自己对许多人是重要的想法
    的存在,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也是唯一的。一些人会有
    自己是不朽的,是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的想法(Dolcini 等,1989)。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青少年相信意外怀孕只会发生
    在别人身上,而绝不会是自己(Arnett,1990),或者可以解释
    他们认为即使自己开车很疯狂,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这样的想
    法。
    随着青少年获得抽象思维和假设思维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的
    弊端会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开始觉得每个人都盯着他们看,而且
    随着“个人神话” 的发展,他们比周围人更深沉,更敏感,花
    更多的时间在内省上。青少年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着迷。研究表
    明,青少年有四分之一的事件是独处的,比和家人或者朋友在一
    起的是时间多。拉尔森和理查德用经验取样法得到了青少年独处
    的结论,青少年用独处的时间进行自省和情绪管理。他们听音乐
    躺在床上、沉思、做白日梦。当他们独处见时间结束后,他们会
    觉得重新充满活力,准备再度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挫折。
    从主观而言,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是大
    公无私,善于观点采择,认知上能辨正思考,同伴关系上能融洽
    相处的人,但是如果没有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没有时间的积
    淀,没有社会和成人的帮助,儿童青少年是不可能变成我们所希
    望成为的人的。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自我中心观念的转变,我
    们可以突出以下建议,帮助儿童青少年能更好的成长:
    1.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
    健康的自我认识包括:①认识自己和全方位的接纳自己。②
    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有勇气面对成长中的问题。③有勇气、
    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包括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时勇敢地向外求
    助。④对他人充满人文关怀,愿意并有能力帮助他人应对和处理
    问题。 ⑤始终对自己持正面肯定的态度。 方法包括①于他人比较,
    认识和评价自我。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③
    通过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和评价自我。④积极参加
    实践活动,借活动成果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2.青少年要学会对他人的依赖和期望降低
    不要期望别人对自己有过高评价,不要依赖别人对自己评价
    的高低而活着,不用把别人当做自己内心的镜子,要求事事都顺
    着自己的心意。
    3.青少年要进行自我规划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规划,自我规划首先是对
    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其次,自我规划是自我承诺的过程,自我规
    划需要进行承诺,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然后进行投资。自我规划
    要考虑五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
    我做什么?我的职业和生活规划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佘双好主编.《毕生心理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版.
    [3]王一敏主编.《自我扩张综合症——社会热点问题心理析
    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美]David R.shaffer 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9年版.
    [5][美]Jeffrey Jensen Arnett 著.《青少年心理学》.段鑫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美]Diane E.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Ruth Duskin
    Feldman 等著.郝嘉佳等译.《孩子的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