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76例疗效观察
2011年5月23日 17:09 作者:肖吉群【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4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及康复新液5 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68例采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两组对症治疗相同。观察患儿体温、咽痛流涎、疱疹及溃疡数目,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咽痛流涎、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应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康复新液;雾化吸入;疱疹性咽峡炎;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类型,是儿科常见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病变主要在咽峡部、软腭及悬雍垂黏膜形成疱疹及溃疡。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44例,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有发热(37.8~39.7 ℃)、流涎、咽痛、拒食,婴幼儿有哭闹不安,查体见咽充血,咽峡部、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溃疡,年龄7月至4岁10月,病程1~2 d。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8月至5岁,平均年龄(1.48±0.52)岁;体温≥39 ℃ 31例,<39 ℃ 45例,平均 (38.5±0.4) ℃;病程8~42 h,平均(21.45±12.58) h;血常规WBC 6.8×109/L~11.9×109/L,淋巴细胞0.51~0.84。对照组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8月至5岁2月,平均(1.54±0.47)岁;体温≥39 ℃ 28例,<39 ℃ 40例,平均 (38.3±0.5) ℃;病程7~40 h,平均(20.37±13.46) h,血常规WBC 5.6×109/L~12.3×109/L,淋巴细胞0.53~0.82。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血象等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及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0 mL/瓶)5 mL加入超声雾化器罐中雾化吸入,时间以药液吸完为止,每日2次,根据年龄及配合情况选择面罩或口含嘴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两组对症治疗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