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概述

    2011年5月11日 15:58 作者:呼梅 高群 谈静 易辉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输液 配伍稳定性 综述中国论文网 urR6v9[
    中国论文网.c2WA/Q(h L8Q'\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具有功效独特、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抢救急危重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截止2005年底,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有109种,其中4个品种收入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称《药典》)[1]。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临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除中药注射剂本身成分复杂(如含有酶、皂苷、鞣质、角质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及患者个体差异外,与中药注射剂和输液配伍后,其稳定性发生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保证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文献报道总结如下。中国论文网z)g HS9kM
    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7uV+O z&`-p lhE
      1  穿琥宁注射液
    ~)N9k'pFvI0中国论文网1m6D4`N {M
      穿琥宁注射液是由从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DAK-K)而制得的灭菌水溶液,具有解热消炎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陈氏等[2]报道,穿琥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常温下8 h内溶液澄明,外观无改变,pH值及含量基本无变化,紫外扫描吸收曲线形状、吸收峰也无改变。中国论文网%~;~9s_Ul1v
    中国论文网J,@ EMj`Z
      2  刺五加注射液中国论文网-]!e?%u cV
    中国论文网y1J+aq%]r n#G
      刺五加注射液具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栓塞等。倪氏[3]报道,刺五加注射液与5%GS、0.9%NS、10%GS、GNS、复方醋酸钠注射液配伍,室温放置24 h,外观未发生变化。刺五加注射液的pH值为4.5~6.0,以上混合液在24 h内pH值均在4.5~6.0范围内,通过紫外吸收值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主要成分芦丁的含量也基本稳定。中国论文网K.w n)q @#b$K

    Q!{ G!{d3\#E!D^tP0  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4v qVbe9i6X`E^0中国论文网6w%j]#J/Ci[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王氏[4]报道,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5%GS、0.9%NS、低分子右旋糖苷、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颜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配伍后微粒有不同程度增加,但仍符合规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6 h内测得的百分含量在98%以上,溶液pH值无明显改变,紫外吸收峰无位移,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无新斑点产生;但与GNS配伍后溶液的pH值变化较大,最低值为3.04,对血管壁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临床应用时应缓慢滴注;另外,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10%GS或GNS中24 h内pH和含量的变化较0.9%NS、低分子右旋糖苷、木糖醇注射液为大,这可能是由于葡萄糖液含醛基、酮基而易引起pH值变化而致含量变化。
    CGNgTG.a:m X0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Pi.Pf
      4  灯盏花素注射液中国论文网,K1iNb8j9jP W
    中国论文网1X%U3rG+n1h#s
      灯盏花素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灯盏花乙素,具有调节心脑血管系统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陈氏等[5]报道,灯盏花素注射液分别与10%GS、5%GS、0.9%NS、G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混合,6 h内含量均为标示量的99.0%以上,外观澄明度无变化;与0.9%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配伍时pH值稍有上升;不溶性微粒数与0.9%NS、G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高于与10%GS、5%GS配伍,但仍在《药典》规定范围内。中国论文网7I@ W\%i'K E ]
    中国论文网*b3l!Y?J Y6]~
      5  复方丹参注射液
    { M2U3^9g&r,[ y.L0
    ;| lC-Iq'_%_0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和降香水溶性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对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有较好的疗效。王氏等[6]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NS、10%GS、甘露醇配伍时外观无明显变化,pH值在一段时间无变化,可混合滴注;与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颜色变化明显,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pH>8时成分发生改变,不可与其混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配伍时出现混浊,pH值改变较明显,提示不能同时使用,需用时应分别滴注且时间间隔约半小时。
    i3\"Xr2ED sq'`w0
    eWW&i9};UfR0  6  葛根素注射液
    5V)?nvV.JA0中国论文网2E!w"|)EC @
      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扩张药,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疗效确切。钱氏等[7]报道,葛根素与5%GS、0.9%NS、GNS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均稳定,4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最佳使用条件是在常温下与5%GS配伍。何氏等[8]报道,葛根素注射液原液的pH值为3.6±1,与5%GS配伍后pH值变化较小,但与0.9%NS配伍后pH值明显升高。在常温时,溶液的微粒数在《药典》规定范围内,在模拟高温(37±1)℃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液中的微粒数逐渐增多,超过《药典》规定范围。建议在临床使用中应尽可能与5%GS配伍,如确实需要配伍0.9%NS,则应做到现用现配,并在2 h内点滴完毕,另外还要注意室温的变化。
    FZ b8T;QkM*T,h,]-i0中国论文网-@k,JY6iH#g'~
      7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国论文网O$d ?N2A@d+N

    /o3m Y/Oij0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降酶、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湿疹、皮肤炎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任氏[9]通过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5%GS、10%GS、0.9%NS、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时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在(25±1)℃、自然光照射下,6 h内配伍后溶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药典》规定。中国论文网ALz&P8|Nya
    论文发表网
    \:Y:DAb l R0  8  红花注射液
    .H ^z ^8so0中国论文网zSH2x@$m F
      红花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曹氏等[10]报道,红花注射液与5%GS、0.9%NS、G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苷的混合液在8 h内(室温)外观无异常变化,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其紫外吸收峰也未见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中规定。但发现红花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2 μm和5 μm的微粒数出现倍增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的Ca2+与红花注射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糖类结合所致;与GNS和低分子右旋糖苷混合后,>2 μm的微粒也出现剧增现象。虽然《药典》对<10 μm的微粒数无明确要求,但微粒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认为红花注射液与5%GS、0.9%NS配伍使用较好。
    XTMB/L2F5V$N0中国论文网?$^W'Z"Yg
      9  华蟾素注射液中国论文网JX Md"_/n*w

    1c2jj5Y4RwNZ w s0  华蟾素注射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的治疗。张氏[11]报道,华蟾素与低分子右旋糖苷、乳酸钠林格注射液、l0%GS、5%GS、0.9%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7种输液配伍后,在室温26 ℃、24 h内各混合液均澄明无色泽变化,含量和紫外吸收光谱无变化,仅5%碳酸氢钠混合液的pH值略有升高,此为碳酸氢钠自身缓慢分解所致。
    *p q_BwG#iP?0
    ypZA;Z0w0  10  苦参素注射液中国论文网&aaX] mrd*Fv o
    中国论文网kI-k j+FaWc:y gA
      苦参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苦参素,即氧化苦参碱,有抗炎、抗过敏、利尿、解热、保肝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和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张氏等[12]模拟临床使用方法对苦参素注射液与0.9%NS、5%GS、10%GS 3种输液配伍后观察,发现苦参素注射液在0.9%NS中,40 min含量下降为初始量的96.70%,8 h含量下降为初始量的84.12%,提示临床应用时宜现配现用;5%GS和10%GS在8 h以内含量稳定。
    q8c;d ]+v$qh011  血塞通注射液中国论文网*\6o:S AKQ

    %`iGb0h Em!QbP0  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调节改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心血管疾病等。宋氏等[13]报道,血塞通注射液与5%GS混合4 h,与10%GS和0.9%NS混合1 h,均较稳定,含量均为初始量的98%以上,1 h以后在10%GS和0.9%NS中含量下降较明显。
    DB ] F*aNN0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0|K,i;m){!O
      12  茵栀黄注射液中国论文网0ZZvitQE
    中国论文网"DQ,P#[3B4Rr
      茵栀黄注射液是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保肝、利胆退黄、增强免疫机能及抗菌、抗病毒、解热等作用。李氏[14]报道,茵栀黄注射液与0.9%NS、GNS、1O%GS、复方醋酸钠注射液配伍后,室温放置24 h,外观均未发生变化。茵栀黄注射液的pH值为6.5~8.0,4种输液与其配伍后,混合液的pH值均在6.7~7.3范围内。通过测定紫外吸收值考察混合液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变化显示,茵栀黄注射液与0.9% NS、GNS、复方醋酸钠注射液混合后,紫外吸收值在4 h内较为稳定;与1O%GS混合,放置2 h后,紫外吸收值明显下降,分别为2 h下降3.4%、4 h下降3.1%、24 h下降4.2%。中国论文网*V$a A'\0j!d
    中国论文网j)qXAkKr6N
      13  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国论文网0x B9i W8_ G"Lz

    8wY$hYVe3`Yt'r0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银杏黄酮醇苷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减慢心率、竞争性拮抗血小板活性因子、扩张动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缺血组织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等疾病。宁氏等[15]报道,银杏达莫注射液与5%GS、10%GS、0.9%NS、GNS注射液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各混合液放置6 h后,pH值及紫外吸收值无显著变化;放置8 h后,与10%GS的混合液紫外吸收值有显著变化,主药含量降低至8O.13%;放置12 h后,与0.9%NS的混合液吸收值没有显著变化,其余3种混合液主药含量降低程度均很明显。《药典》规定的双嘧达莫注射液的pH值范围为2.5~4.5,实验中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滴加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随着碱量的增加,溶液出现絮状物,提示临床配伍应选择酸性溶液,配伍后的pH值尽量在2.5~4.5范围内。中国论文网MN qZ8@ cT/X:t V
    中国论文网a0M+X Yg]W?
      14  注射用炎琥宁中国论文网7W ~dB9Ize m

    "P(S9quIC0  注射用炎琥宁是由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注射剂,具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蒋氏等[16]报道,炎琥宁与5%GS、0.9%NS、GNS配伍稳定性较好,在6 h内各配伍液澄明,无颜色变化,在不同时间紫外扫描图谱无改变,炎琥宁含量与初始含量比较无明显变化,介于99.5%~1OO%之间。中国论文网G F"{%x'o'O!{1Yqm.p*b
    中国论文网6P2IH5y y*s ren `
      15  结语
    e0u x(X&D T0  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K }*h&A,zk_E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引起业界重视,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将有助于临床正确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中药注射剂独有的疗效。
    ]Bf!j#?1zV4Je0中国论文网 UP&ZSSAi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8V\m'z lC
        [1] 庄 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继续医学教育,2006,中国论文网rd-_xb;I
    20(28):21.中国论文网!QGe7x&B(C"D:c

    W'])``6il3D#Z8G}[0  [2] 陈 琍,孙国兵,冯 军.穿琥宁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3,l2(7):36.
    hbo6Y(R3O#X0中国论文网HaT(N%E |"p3T%W`
      [3] 倪晓霓.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5):36-37.中国论文网/]8I_I\g4Fv[

    !jp%KA3e0  [4] 王艳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1):5-7.
    'xJ8QTIr0
    /^S-hiS3Q&s0  [5] 陈星浩,林翠芬.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6,(3):58-59.
    T;J2xVM0中国论文网+c(e`,v`d7e
      [6] 王祖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6):835.
    8kl t4y1S4y7{&A;L1r0
    qm {$D'R\0  [7] 钱爱而,邹素兰,王晓杰,等.葛根素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OO3,11(3):58-59.中国论文网-ThXzTE?S f
    中国论文网+QH-zptZJ/M
      [8] 何志敏,臧亚如.注射用葛根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中草药,2004,35(8):886-887.中国论文网-TTDYw9XL
    中国论文网&sn^1\ E5?
      [9] 任书青.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河北医药,2006,28(8):736.中国论文网1ma4j5?m^/^-xq

    nX@+e6Y+y)a'W0  [10] 曹毅敏,刘 炜,林 立.红花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广东药学,2002,12(4):31.中国论文网5Z4Z?1B ['S \e
    中国论文网1G*b7](qj3ccBu"f
      [11] 张国龙.华蟾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包头医学,2004,中国论文网4Sb`1^,H,j7L[3{
    28(1):28.中国论文网)s&g(]!n8i*^#bg%c3S,}5J
    论文发表网
    ov }R)W1G0  [12] 张雪莲,席秋红,马玉明.苦参素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3):16.
    ,e5XJ1L4qvj0
    oy[;[V&t0~j-y1Mk0  [13] 宋沧桑,陈锡波.血塞通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3):192-193.
    #d8Ro7Bh0中国论文网E{ vq.z6G6X-\7?URu
      [14] 李 乐.栀黄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1239-1240.中国论文网e.d?+RD6GSG4G
    中国论文网[;b }|{ D V
      [15] 宁小艳,唐蒙轩,陈星浩.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95.中国论文网 FKhM9g

    8e#|.h-? O.n"Y5^0  [16] 蒋建伟,谢风云.注射用炎琥宁与常用输液及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与禁忌[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O):1565.
    中国论文网~0\W}^Yx(O}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