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年8月21日 14:32 作者:刘璐 吴剑锋【摘 要】班主任对班级建设与管理对一个班级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加强班级建设,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树立班级管理新理念,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现状,从辅导员的角度根据班级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班级文化;学生干部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建设是学校综合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较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体现为班级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学生能够遵守执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内部交往以及人际关系,集体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感、归属感。
一、目前大部分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 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调节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也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从而使个体获得发展。这种方式导致辅导员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错误,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只关心如何形式化地执行规章制度,并不能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完全统一;班干部只负责监督其他同学是否做到不违纪、不犯错。 该管理方式把集体和个人对立起来,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使得该班级管理制度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学生不愿参加班级活动。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学校或班级能否为学生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价。对于大学来讲,他们渴望的大学生活,不仅要丰富多彩,而且能对自己产生较大的人生意义,希望能引导自己做好人生规划,而这都离不开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够真正产生教育影响的课外活动。 事实上,很多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在寝室上网、玩游戏或者花较多时间谈恋爱,而不愿去参加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较少,活动设计的主题不突出,活动没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导致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