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经验
2011年5月23日 17:16 作者:赵霞【摘要】 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大多由脾胃失调,升降失司所致。在治疗上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遵“六腑以通为用”,灵活应用运脾法、调脾法、和胃法、疏肝法等,从调节小儿脾胃气机升降入手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临床每获验效。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名医经验;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从事医学临床教学3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对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兹总结如下。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汪老师认为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小儿脾胃病的范畴,包括胃食道返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呕吐、非感染性腹泻、便秘、功能性腹痛等,主要因胃肠动力不足、太过及紊乱引起。大致相当于中医的呕吐、积滞、厌食、泄泻、便秘、胃脘痛、功能性腹痛等病证。常以纳差、恶心、呕吐、嗳气、腹泻、便秘、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从病因病机而言,汪老师认为这类疾病大多由脾胃失调、升降失司、中焦壅塞、气机郁滞、脾气下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所致。因而,在治疗上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遵“六腑以通为用”,灵活应用运脾法、调脾法、和胃法、疏肝法等,从调节小儿脾胃气机升降入手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临床每获验效。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现代药理研究,汪老师认为很多中药配伍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常见的温中暖胃药物如附子、干姜、肉豆蔻、草果、苍术、吴茱萸、丁香、高良姜、川椒等;理气破气药,包括部分导滞药物如青皮、陈皮、木香、砂仁、厚朴、枳壳、苏梗、白豆蔻、茴香、香附、香橼皮、合欢皮、玫瑰花、柴胡、合欢花、丁香、沉香、降香、大腹皮、乌药;导滞通腑药如大黄、芒硝、枳实、槟榔等;消食化积药物如山楂、麦芽、谷麦、神曲、莱菔子、鸡内金等;和胃降逆药物如半夏、旋覆花、生姜、陈皮等。此外,一些运脾补脾药、清胃养胃药、疏肝理气药等均有一定的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在治疗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时汪老师常用如下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