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
赖兴生
(浙江省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 317200)
中国论文网\1ox\h| Q~
【摘 要】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将沉闷、枯燥、凝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旧貌换新颜,
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信心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而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无疑是解
决这个问题的良方。
中国论文网7^gI(`b#bEg+nG
【关键词】教学风格 小学数学 小学教师
中国论文网.M7odf
^$c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追求形成的、并逐步完美的教学活动,并且
在教学观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
点与审美风貌。那么,探讨研究那些因素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注意哪些问题,这
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从而成为名师名家。
ws]ZM0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和更新知识的理念记得初为人师时,我们把“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
生一杯水”作为座右铭,认为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向学
生输出知识的精华。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手段也教不出好学生。固然,教师自身受教育的程度的确
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前提。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文化层次越高,他的知识越渊博,在教学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新
知识的含量,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但常识告诉我们,水也是有区别的,有清水、活水,也有死水、
脏水,甚至腐水、臭水,那么,老师有了一桶水是不是就够了呢 ? 显然是不行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具备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理念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论文网m\|7@._0yX
2、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以其光辉的一生铸造了教师的理想人格 :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教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理
论联系实际,重视革新创造,时刻坚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正是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影响着学生,才塑造出众多社会
栋梁之才。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 : “师徒如父子” 。这句话说明老师可以像父亲一样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当老师一脸
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 ; 当老师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
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 ; 老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
表现得很兴奋,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 老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一个教师只有乐教敬业,才能认真地对待每堂课的教学,才有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强烈愿望,才能力求自身教学技术
和教学效果的完美。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程度对教学风格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中国论文网KI6[7u)CT$Z&J"Y
3、教师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
文如其人,课也如其人。有的人热情开朗,激情澎湃 ;有的人沉着冷静, 思维慎密; 有的人机智敏捷, 幽默诙谐……,
个性特征的不同教学风格就会有所不同。玛兰德在《教室里的雕塑艺术》中指出 : “教书育人就是
一门雕塑艺术,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家。雕塑家依据自己的风格作用于他的工作对象,那么他的作品必然也会
体现出他的风格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如一位雕塑家,有的教师习惯于一种教学方法 ; 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 ; 这种风采各异的教学风格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正是由于这个个
性特征在讲台上表演才使教学风格呈现多样性,使教学成会艳丽多彩的艺术。
_.w1t;g+t0
4、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意识教学风格形成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经历各种常态的接触,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特长的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正如
优秀教师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创新,千学万学,都应在自己的风
格基础上不断完善变化,唯如此,才能在教学上自己得心应手,教有成效。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进行教学
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6}?M&_Vq9r(u0
(二)外在因素
1、社会传统和时代要求的影响和制约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学法”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师,因而成为我国教育界倍加推崇的通用
模式。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解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这五步法已写入小学数学教法的教科书,也作为我们评价教师一堂课的标准,由此,就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固定的教学风格。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
高更新的要求,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都产生了根本的变革。而站在培养人才讲台上的教师如果不更新观念,与时俱
进,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成为现代教育的落伍者。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中创建了许
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他的“尝试教学法” ,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提倡学生要能尝试,多尝试。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 ,即定向——自学——讨论——答
疑——自测——自结。比较著名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教授, “自学辅导模式” ,就是主张“先学后
教” 。
中国论文网7y#D/T/a&Q4Bm
2、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是影响教学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小学数学包含 : 小学数学的概念、计算、问题解决、几何等不
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能一成不变的,应在自己形成的较稳定的风格基础上去应和不同教学内容的要
求。比如 : 小学数学概念“1” ,谁能见到真正的“1” ,我们只能见到一棵树、一支笔、一个人、一头牛,而绝不会见到
作为数学概念的“1” ,数学概念的这种抽象性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的学习,就要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经历一个将感
性材料在脑海里来回辨析,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特别是新概念的引入,概念形成,更要关注如何给学生提供丰富
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俗话说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课堂上学
生对教学内容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老师,不能按照预设一味寻求答案标准性,而应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由于学生
实际情况的不同,比如 : 学生的年龄大小,智力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好坏等等也会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