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数量跟民办高校质量挂钩
2013年3月16日 15:48 作者:lunwenchina科研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没有科研,本身意味着民办高校办学职能的不完善。从办学实践来看,没有科研,教学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和提升。首先,科研滞后制约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成长;其次,民办高校科研滞后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科研工作还是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日前,由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2012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报告从论文、课题、专利、奖励等四个考察维度,对全国84所民办本科院校2010-2011年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民办高校绝大部分还处于很低的科研发展水平。――编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民办本科院校将越来越多,其办学质量也将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综观当下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在质量和信誉来看大多仍处于高等教育结构金字塔的塔基部分。究其原因,科研工作薄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本次发布报告的相关数据来看,民办高校绝大部分还处于很低的科研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四少”。
一少。论文发表数量偏少。87所民办本科院校2011年共发表论文12794篇,校均147篇,数量少且分布极不平衡。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学校有近900篇,但不到50篇的也有23个学校,甚至有3个学校一年发表的论文还不到10篇。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上发表的就更少,有53所院校的记录是0篇,32所学校有少于10篇的记录,只有2个学校发表论文在30篇以上,其中浙江树人大学最多。在国际三大检索上能查到的有关民办高校的论文更是稀少二少。
二少。高层次的课题偏少。从各校主持的课题来看,2011年民办本科院校共获得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青年基金项目5项),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其中规划9项,专项3项,西部和边疆项目1项),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所获得项目数量占全部高校所获得项目数量的比例与民办高校的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比例形成强烈的反差,民办高校获得高层次课题的能力确实还很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