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我市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1~12月份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89株志贺菌,其中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性高。我市腹泻病人中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用药应考虑以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抗菌药为首选。
#@OEF9qm'V0怎么发表论文 .P0v#^NOa;x0【关键词】 腹泻 志贺氏菌 耐药性
中国论文网*_#N4c0T;v-v_uZ-m~|;~9v/rT.v0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研究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监测,对探索其流行规律,控制发病率,改进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市2007年1-12月份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ByM"vV0/Fl!zI C0 1 材料和方法
|P,lrm$?;CSVp0YF5vzk(M9O0 1.1 标本来源 89例粪便标本均来自于2007年1~12月份传染病房及门诊患者。
6Q$qp-hN/KWu7w0#P5l,mD"S/}+v_n0 1.2 培养基
i:Yz?XcfMO%Jx.Jq0 k-BehA'X,rR9N-~(D0 SS、M-H和中国蓝培养基、肠肝菌科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厂;药敏纸片(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吡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安曲南、亚胺培南)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公司;志贺菌属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试剂厂。
中国论文网U2M f8U/@4f#y1I中国论文网J!C}'i5BW 1.3 培养及鉴定
+t$pt\
B
xIr~5q0 Q!Ds2s4qBX#M4X0 标本接种于麦康凯、SS 平板及克氏双糖铁(我院细菌室制备,培养基购自上海医化所;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方法按肠道常规方法[1]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部生产)。
\|4q&d |Dg U0'~%br%k7_Zr0 2 结果
中国论文网
Mwy+Q4D^:j B 中国论文网v
atW-eX 89株志贺菌经鉴定福氏志贺氏菌68株(76.4%),宋内氏菌21株(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药敏检测结果见表1。
4ut+B;AFB?0表1 89株志贺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中国论文网uNwl5huZ怎么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osrM;cY!Bh0FGY 3 讨论
中国论文网
BQg7f&h
Hwj%[y D(PP'KI,j2AA0 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数菌痢为散发病例,引起人-人之间的传播,偶可因污染了水和食物而引起爆发流行,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更为常见[2-6]。
中国论文网5C
e0m1hBHZJ 5Hq0}6S"Z0 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各地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其菌群分布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流行菌群以B群为主,D群次之[2-6]。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宁夏固原市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以福氏贺菌感染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与文献报道相似。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分析其原因,前者因价格低廉,而我市又是山区,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在临床上是首选药、应用范围广,导致了耐药,后者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少,耐药机会少,因而治疗效果佳。
中国论文网{$}5INM[3N E jm/w5hK0 综上所述,该地区成人细菌性痢疾从细菌学角度看,以福氏志贺菌感染常见,且对常用药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相比较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提醒临床大夫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不能单从经济方面考虑,选较为便宜的药物去治疗,而导致病情延误;应常规性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XXxm(T
{XY,Qx0中国论文网ad] gJZmh.A*Pb【参考文献】
\amp4Y0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1.
中国论文网u9v%LM b$rZ{0e!V.|g;]0 [2] 童秀峰,周晓燕,贾伟.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24(2):141-142.
A^i#b?4m B06h*Z*cxd'Tmq0 [3] 张建敏.志贺氏菌属菌群菌型的动态学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4):555-556.
中国论文网GIh_2Z|6B%D中国论文网S/\L$x;K&U [4] 徐安显.我国一省六市1974~1983年志贺氏菌群变迁的动向[J].中华流行病杂志,1986,7(2):3.
r:gkm1o/[hfv6^0怎么发表论文 2UOx7u7eg0 [5] 耿峪.北京地区1979~1986年痢疾杆菌菌群菌型
分析及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9,23(6):372.
4[G^lZP(\N0中国论文网f/cMD5d;h9M!Q nrH'x [6] 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
中国论文网|M5k,|&]q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