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我市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1~12月份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89株志贺菌,其中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性高。我市腹泻病人中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用药应考虑以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抗菌药为首选。
中国论文网d
j+Ez'xm怎么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O5eN6[hk|.U【关键词】 腹泻 志贺氏菌 耐药性
中国论文网+{F e Q5d Me中国论文网.}6l-P)gX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研究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监测,对探索其流行规律,控制发病率,改进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市2007年1-12月份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1o/d*g*Ew@'R4y0中国论文网U(W#c,~*hz6h"D:~ 1 材料和方法
3e8Y R\#M{(N?0%peO#AOb)\Hz4VW0 1.1 标本来源 89例粪便标本均来自于2007年1~12月份传染病房及门诊患者。
1lQ$nA*?O!B|0+Y+s
I?1jX0 1.2 培养基
中国论文网X]5{ r"\kW H
Q5y 中国论文网#L'FG}u3BG SS、M-H和中国蓝培养基、肠肝菌科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厂;药敏纸片(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吡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安曲南、亚胺培南)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公司;志贺菌属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试剂厂。
$p2IyT
H[0LO$v:^e|0中国论文网6aX1WfS 1.3 培养及鉴定
+D;{z:`*l0 中国论文网JCx
m|!{] 标本接种于麦康凯、SS 平板及克氏双糖铁(我院细菌室制备,培养基购自上海医化所;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方法按肠道常规方法[1]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部生产)。
中国论文网B-G%q,f8G*vo中国论文网K9Du*D%Cy m7Ll 2 结果
~/G5`vSc C0 ?+pid,Z8S2p;~D/D"K0 89株志贺菌经鉴定福氏志贺氏菌68株(76.4%),宋内氏菌21株(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药敏检测结果见表1。
中国论文网!E}X A4Na'T表1 89株志贺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中国论文网
pd6X)h w{怎么发表论文
g%L*F1`!M)_7WS$[y7ZN:`0 3 讨论
)b(O5Zk-K,f Uq)C*x0 中国论文网$i P)tvP/i@Z 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数菌痢为散发病例,引起人-人之间的传播,偶可因污染了水和食物而引起爆发流行,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更为常见[2-6]。
中国论文网NA3h0T-t&\F1q 中国论文网V F*D1T9m'| 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各地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其菌群分布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流行菌群以B群为主,D群次之[2-6]。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宁夏固原市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以福氏贺菌感染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与文献报道相似。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分析其原因,前者因价格低廉,而我市又是山区,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在临床上是首选药、应用范围广,导致了耐药,后者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少,耐药机会少,因而治疗效果佳。
} E0c"o R2qD4n0 中国论文网'r%Mt4M'q 综上所述,该地区成人细菌性痢疾从细菌学角度看,以福氏志贺菌感染常见,且对常用药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相比较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提醒临床大夫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不能单从经济方面考虑,选较为便宜的药物去治疗,而导致病情延误;应常规性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LT.Nx,z&K+t qf*t0i0@_$@A[0【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 A6y8gYT5p*K `Q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1.
中国论文网4l0Fl$E2]x'Q;bnX
nk$Rh-z0 [2] 童秀峰,周晓燕,贾伟.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24(2):141-142.
%Q)t6GOe0$`4KfbDN0 [3] 张建敏.志贺氏菌属菌群菌型的动态学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4):555-556.
中国论文网:X+]ra,QB OeR[K8l6S%}0 [4] 徐安显.我国一省六市1974~1983年志贺氏菌群变迁的动向[J].中华流行病杂志,1986,7(2):3.
中国论文网I0ei/Yh怎么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
}&Ii(c"}-@!X [5] 耿峪.北京地区1979~1986年痢疾杆菌菌群菌型
分析及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9,23(6):372.
ji,uy+hLG:e0中国论文网c1}B$r3Sl [6] 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
中国论文网UFZA[vF 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