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浅谈物理教学的方法

    2015年1月03日 09:46 作者:贾 旭
    浅谈物理教学的方法
    中国论文网F/p:D+`&y!O;Y-K+q
    贾 旭

    7z]$?u(N0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元石小学)

    Y&C;fB1Gk4gb0
    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感触颇深。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对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
    确的解读, 较好的体现了 《课程标准》 提出的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于点滴之处都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
    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具体说来,新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中国论文网ly0r9RL)Z,i"h}1Fo$A
    一、知识内容方面
    ①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科学内容标准,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
    对过往的一切旧教材的扬弃中,一改过去“难、繁、偏、旧”的特点,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宜,
    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
    ②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才得出的,例如 : 速度的概念、
    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强了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中国论文网8tP5z.z(If"{7bX
    ③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
    熟知的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
    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 : P94页
    的“推与拉” 、P98页的“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P116页的“迷你实验室”关于现代科技的介绍等。可以说新教材在
    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中国论文网,x L(S%G$vYw&UU+}
    ④新教材特别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协调与整合,特别是正确的哲学观点和人文科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 : 教材
    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和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 P75页的 “信息窗”
    对牛顿生平的介绍等。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中国论文网0pT7A"_`4R(PG
    ⑤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实验探究” 、 “探究点拨” 、 “讨论与交流” 、 “请提问” 、 “实践活动” 、 “信息窗”等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教材资源的最佳配置。

    _ X1Gz&{7xDl0
    二、思想文化内涵方面
    ①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
    自然学科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
    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导学生理性地
    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的自然科学的
    学习以至发现都奠定了基础。
    中国论文网#v(Ea+vR;g
    ②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相当的篇幅对中外古今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适时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
    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中国论文网5b&QV.Pap
    三、编制排版方面
    ①教材非常“美”——采用了16开铜版纸印刷,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清晰,装帧精美,引人入胜。老师和同
    学们都说,新教材通俗易懂,读起来更象是散文。②新教材在编排、表述与学习情境、活动设计上都注意
    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③新教材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
    题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发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极强的
    可操作性。例如 : P28页“挂锁是怎样工作的 ?” ,P66页“调查班级同学的视力情况”等。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四个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也发现
    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J0k!h2x0
    1、新教材的部分章节编排与学生其他必要相关知识的储备脱节,学生不能正确学会使用数学等基础学科工具,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 ,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认识,由
    于数学教学的滞后,本该教育学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学科联系意识,不能收到扎实的成效。如果将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学
    期,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K6o5KZM-lO
    2、相对来说,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较少,基础题作业不足。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明显缺乏适应性,不能准确掌握所
    学知识的内核。这样是否会影响到初、 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建议在这方面能否加强一些。
    3、新教材作业中社会调查比重过大、要求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层次 ?(例如 : P62页的第二题要求
    学生在课外独立研究凸透镜的全部成像特点等。 )另外,教材极少数地方存在错误与疏漏。 (例如 P52作业第二题中小猫在
    平面镜中所成像的所有四个供选答案竟无一正确。 )

    OfK s.dkD0
    4、当前各实验学校的师生普遍感到与新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建议新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
    多的教学资源。例如 : 将教材中选用的图片等素材制成光盘,配套发行。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为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尝试。应该说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实验,又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理念的推广,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课改教材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随着课改工作的逐步推广,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们的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也会日臻完善。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