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中韩产业行业、贸易品目、产品形态,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整体贸易等范围和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层次,利用lIT指数、TII指数、RCA指数,进行中韩贸易结构竞争与互补关系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论文网x;GTb1Ow%p关键词:中国;韩国; 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R1u wXa0纵观中韩贸易历程,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年及以前i以民间贸易探索为主,贸易量很小。第二阶段是从1992~1997年,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中韩关系尤其经贸急速升温,同年5月签订了中韩投资保障协议,8月中韩正式建交,9月双边贸易协定生效。两国直接贸易额由1991年的44亿美元至1997年达到237亿美元,年均增长32.2%。第三阶段是从1997—2001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年均增长率下降为7.4%。第四阶段是从2001—2005年,期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韩国成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El来源地。第五阶段即从2005年至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和重工业化的进程,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实现名列世界之首的多样性结构变化,并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转变,遂使中韩贸易结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KB7c'?q2^;m0中韩贸易新变化总的结构特征是由垂直向水平分工、从产业互补为主向产业内竞争转变,根
v:} c2~S$`#]0本原因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提升使分工细化联系紧密,也会促进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实际上新变化过程中的中韩贸易结构的竞争和互补关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所以,片面简单地说互补或竞争是欠科学的。
$x
y/w:c9T7E ~0基于评价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诉求,本文深入中韩两国产业行业、贸易品目、产品阶段,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整体贸易等方式和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层次,以HS2002版本4位品目分类标准,选取1992—2006年期间中韩两国海关统计的相关资料为样本,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 (111’)、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进行中韩贸易结构竞争与互补关系的实证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论文网;v'V th"[\一、 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的分析
JA1P.s.Fe01.产业内贸易指数 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指标是经过调整后的格鲁贝尔一
?L[6yo"m7?3L?0劳埃德(Grubel—Lloyd)指数。
O7K/MY(A0GLtij是i国对j国k品目产业内贸易指数;
rIW+Ov"k;{0x。tj是i国对J国k品目出口额;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Nr8t?pa0M。ij是i国从j国k品目进口额;
中国论文网^a(}
Lym+c|6Xwtu是i国对j国总贸易中k品目的比重。
0i%F'rL/e.F|6c0产业内贸易指数GL值介于0和l之间,趋向0表示主要为产业间贸易,接近l说明产业
yWdv*_thp@E0内贸易所占比重大。产业内贸易比重大一般可认为趋向竞争,但不能一概排除互补,不同行业、贸易方式与性质、技术层次,产业内贸易比重引申意义有区别,如下多角度计算旨在避免以全盖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