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便捷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充分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给以恰当的把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论文发表 .[nG4I6T*J+Nb#c%g0 1.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FQ B P~'ojq0 基础教育实践序列中,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综合我国近阶段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的成就,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
教师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5C`d9E3CB jx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具有发展性;信息素养表现在人的不同方面,具有层次性。经过对信息素养进行超越单一角度的重新解读,可以这样解释“信息素养”: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教师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
Xd-\g,yj(\)lO"S 2.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育内容的变革
:AJ)\9A'm0 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可以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特征的人才。一方面,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现代社会对知识的拥有,不只是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创造。
中国论文网R,f
q
d^,Y0r AL 3.信息化社会需要人们具有协作精神与能力
sl%ANY$FTm5v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中国论文网G9Aw
qi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变成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中国论文网-Q*qBPx C!_Z,K(C*l4.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
中国论文网I
\4O5iZg;P9{[ [ 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