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分析
2011年8月19日 10:56 作者:郑亚峰【摘要】目的 探讨紧急避孕应用米非司酮的避孕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无避孕或避孕方法失败的妇女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服用米非司酮)和对照组49例(服用左旋诺孕酮),对两组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的妊娠率及阴道点滴出血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及月经改变情况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 紧急避孕应用米非司酮具有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紧急避孕;米非司酮;避孕效果
紧急避孕主要是没有防护性的性生活避孕失败后,在特定时间段内为避免妊娠而实施的避孕方式,而避孕药物则是最佳选择。米非司酮作属于孕酮受体拮抗剂,在抗早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药物的临床效果得到了临床认证。现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无避孕或避孕方法失败的妇女应用米非司酮取得的满意效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8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无避孕或避孕方法失败的妇女。年龄18~41岁,平均29.8±4.6岁,3 d(72 h)内主动要求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意外怀孕。均符合以下标准:(1)无防护性交后72 h内自愿要求避孕者;(2)近3个月内月经有规律,并且没有用过其他甾体激素避孕药或53号探亲抗孕片;(3)尿妊娠试验呈阴性;(4)本周期内只有1次无防护性性交,并能按要求做到在此周期中不再发生无保护性性交;(5)身体健康,无激素避孕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服用米非司酮)和对照组49例(服用左旋诺孕酮),两组在年龄、孕产次及性生活后服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性生活后的72h 内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片( 25mg) ,药物由北京第二制药厂生产的,服药前后保证空腹2h,若在服药后2h 出现呕吐反应,则快速补服25 mg;对照组则使用左旋诺孕酮2 片顿服,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若在服药2 h 出现呕吐反应,则立刻补服同等剂量的药物1次。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反应率,头痛、头晕反应率),阴道点滴出血情况,经期改变情况(月经提前、月经按时、月经延迟)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和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月经来潮。若月经延迟超过7d,进行尿或血HCG检查,阳性者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者行人工流产术。两组的妊娠率及阴道点滴出血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及月经改变情况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