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2014年3月25日 10:41 作者: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中国论文网&j O:a!vi] ~.b
    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河池学院外语系
    n,t|NDH:~0本文为2011-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LX574)。
    S`TEm!lu u0课题名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中国论文网 YK3b$Dq"v#?-Ikv.Y/~O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本文从翻译适中国论文网 WfX0Xk6NA
    应选择论研究许渊冲翻译的《西厢记》,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以期为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中国论文网] ?LqLBf8_
    关键词:翻译选择适应论;适应与选择;许渊冲;《西厢记》中国论文网| ^;s[oY0H.w
    一、引言
    -l n DSN0《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素有中文典籍的“花中国论文网t HMJ:av-T
    间美人”之称,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其语言饱含着
    (a+f Ia'h%f c0元代民间活泼生动的特色,俗语、俚语、成语和典故汇集成趣,
    ~k@#D-a EP p0作品文采飞扬,格调优雅,韵律美妙,情感真挚地讲述了年轻的中国论文网5E;pa)Ri$a3d
    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她
    {'W3x|.h.\+S"y0和《红楼梦》一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与《罗密欧与朱中国论文网K?8w f'x9~{
    丽叶》有一中一西、异曲同工之妙。为了使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宝
    g#Gau7\8D3E0库的这一瑰宝在世界文坛上散发出熠熠光辉,许渊冲教授在1992中国论文网 q s gZ [Ae$|
    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译《西厢记》四本十六折,又于1998 年中国论文网I*rfc\C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译《西厢记》五本二十折全本。许译
    cYS-cov0《西厢记》译文韵律严格,格调优雅,遣词造句精雕细琢,传神中国论文网!Cq`3~X
    的西方诗学中的意象和典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许渊冲的译本读
    2V,OA H&vt)Q0起来琅琅上口,文辞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成功地再现了原曲中国论文网K?;})I6P Bc
    中的形美、意美、音美。中国论文网(u*t;w9a m/~c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剖析许渊冲《西厢记》英
    ek7q^#c[)Lz)X0译本中的适应与选择,解读许渊冲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语言、文
    m"Q`~jf0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技巧。中国论文网P2hFm)N
    二、翻译适应选择伦概要
    D$y,G f8u%\ c*e$`E0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生物界的“适应与选
    R&x5PWAQ(ex+Z^0择“法则引入翻译研究中。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过程是译中国论文网y5ie4YlP
    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明确以“译者为中心”,中国论文网J4kcNt}Q
    对于译者而言,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
    aR `+fkeqJ0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1]中国论文网\5[&jY.U ^I
    生态翻译学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以原文为典型要
    %Cj*t#~;{N2n:z)z#Z0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然后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
    P%tdzs4cGW0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第二个阶段里的译者发生了变化,此时
    ,@P$O H]0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泛指的“译者”,而是一个“接受了”翻
    $@9y|!Kixz0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或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特定
    G5`!eIWh;p5g)lU0的“译者”,因此,这时的译者已经能够体现、以至代表“翻译
    1G%O9J!m#gm(m0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了。[2]
    O9ex"@'D.lf$F \Xu0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倡的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中国论文网2h|8dkLr
    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
    $x&C\M fP?nb0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中国论文网a$R-C0}3`Dk
    换。[3]这里的多维度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这“三维”
    H5ir9B w3Cm]~0主要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上,“语言维”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
    ]-S5IDg*m+@v0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中国论文网]%C:q6`W
    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中国论文网 gCt8k0w N*x
    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
    bp0XR ndto0三、许译《西厢记》中多维度适应的结果中国论文网YBIP"u-X5XK\
    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过程看作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中国论文网"H,A(|{+G*p bk H}i
    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国论文网Uz,P Rg r
    对译文的选择。[2]其中译者的适应包括对“需要”、“能力”和
    {G#ua2L9VW0“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fRK Bc0(一)译者对自身需要的适应
    iJg+i`a9D0译者自身的需要除了物质经济需要之外,主要以社会的需求中国论文网^fp+N8J6| R
    和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译者的情感和兴趣是其进行翻中国论文网7ahL.k S/N K6[
    译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许渊冲教授被《中国文化报》誉为中国论文网 z ZXS;NhE0i'k AYJ
    “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在国内外出中国论文网4hwFW$k0k6q8z
    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范围主要涉及文学翻译理论著作、中国论文网NLJ\+cM$P
    中译英、中译法、英译中及法译中。许教授在中译英方面成果最中国论文网2{pk0oi
    为突出,古典诗词英译成就尤为卓著,先后翻译了26 部作品,中国论文网#N3YI5}!n4W|
    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涵盖了唐宋元明清和当代的诗词作品。中国论文网-]1h8Z MVu
    从许渊冲的中译英译著看,许氏的主要兴趣在古代诗词,《西厢
    H'eVT?H NA0记》是他翻译的唯一的戏曲作品。许渊冲之所以选择翻译《西厢
    mG1} [;N'N0B&j0记》,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热爱,更是受了其表叔、
    9n3V4`Q'CSvE en0同乡熊适逸的影响。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许渊冲曾说他走上中国论文网 q M5Qh8yv
    翻译的道路很大程度是受一位远房表叔的影响,这位表叔正是我中国论文网S1Z@ D!OTTAwN$] u
    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熊式一”,当时他留学英国时,热衷于弘
    #T0[&Pzb3\(`]0扬古老中华文化,不仅成功地把中国的传统剧目《王宝钏》搬上
    *|j ]c#^ aU0英美国家舞台,他也是第一个《西厢记》英译本的作者,他所译
    /e%kj9^+zr3`6M0《西厢记》后来成为英美各大学中文系与亚洲研究所的教材,肖中国论文网Mgu I;Yq
    伯纳曾说他爱《西厢记》远胜于《王宝川》。
    2soj#I:f p0《西厢记》全曲词句华丽,文采璀璨,文字绝佳、音律美妙,中国论文网|G7P,m'{[:?7n
    对于喜爱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许渊冲而言,《西厢记》必然对他中国论文网j n'm7w U2D$DP
    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怀着高度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翻
    "I!_BSy7pX%\T0译。完成《西厢记》的英译对许渊冲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中国论文网q E'z[m0M0e
    足。
    8n"P~-sp0(二)译者对自身能力的适应中国论文网"K[3t ~lQ
    王佐良指出:“就译者来说,个人的条件决定了适应于译何种
    0e?Z1o!h1q$q9[]0性质的语言,不宜于译另外性质的。他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
    O C/m A1X4p5H4D}0的作品来译,无所不译必然出现劣译”[5]。许渊冲选择《西厢记》
    ne'Y2`&nGR^8n a0来翻译,是与他较强的双语能力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上的建
    /rf3bc2_.nf3ME+[0树相适应的。许老被称为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
    )ww#F/M&_f0家。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他众多的诗词译作中,
    ;R[ dL%j4Z0《中国不朽诗三百首》一书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列入其“企中国论文网3l7C9kr9{W2uu
    鹅丛书”。许渊冲是第一个在这家世界著名的出版社出版译著的中国论文网j,I,x1Q)BGy7e3K9M
    中国人。无论从译作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来看,许渊冲都堪称是中中国论文网 { [ St:cE
    国译林之最,更重要的是,许渊冲还不断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进行
    ]itK(jZmh0总结和反思,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翻译理论体系,提出了诗歌翻中国论文网$GP`2f'B ]
    译的三原则—— —“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这中国论文网X8W5J7w+a zH
    对中国古体格律诗歌的翻译起了提纲性的指导作用。所以,就其
    S*nw J P0自身的能力而言,许渊冲是适应翻译《西厢记》的。中国论文网v ~E"y2v(R-Ji%Q
    (三)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中国论文网U,F|8u3g*}pH?"E
    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
    Z9n)AA6G;T0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
    IaS-Z"t1C:G6z{0整体。《西厢记》英译历程经历过三个阶段。在《西厢记》英译
    'a!i)XGqp0的第一阶段(1898 一1935)有一个片断译文和一个完整译本。《西
    Pp Y_ ks!^U1y0厢记》的第一个英译本出现在19 世纪末,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国中国论文网rt9m*_)u+De%~4X7L(z
    力相差悬殊,英译中国文学只能处于当时英语文化中的边缘地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