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公共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0年8月24日 10:16 作者:lunwenchina
论文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课 球类选项课 教学模式 中国论文网2nqq8a |*Ti4K0f'R
论文摘要:介绍了公共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步骤和方法,认为分层次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教学模式,过 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是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 中国论文网7X,]
tX
Mu+Q
1建立球类选项课教学模式的依据 中国论文网CN8N|h*?
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及学习动机有6个方面,依次为:①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92.9%);②增添课余生活的乐趣(90.4%);③提高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89.9%);④缓解因学习产生的脑疲劳(88.7%);⑤对某项运动有浓厚兴趣(82.5%);⑥为了今后社交的需要(75.8% )。
V
DVN#}w'U(Y3NY0 有关兴趣爱好,以出现的频数多少为序,男女生分别是:
P$FlU|%@~Y/O0 男生—①篮球;②足球;③乒乓球;④羽毛球;⑤网球;⑥排球;⑦田径;⑧武术散打;⑨游泳;⑩健美。 中国论文网&u_EeX9[-?
女生—①羽毛球;②篮球;③乒乓球;④游泳;⑤排球;⑥网球;⑦形体健美;⑧田径。
#y2I*uYw.|0 根据对身体条件、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等综合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可分为3种类型。
xg ]"[xJ6eA0 (1)技术型(约占10%--15%):酷爱体育运动,身体条件和运动技术基础好,已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学习愿望: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掌握较为系统的专项理论知识,有力争成为校系(院)代表队员的想法。体育运动已成为这类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Uz
R4piv
bS0 (2)兴趣型(约占65%--70%):对某项运动有浓厚兴趣,身体条件和运动技术基础一般或者比较好。学习愿望: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以增添课余生活的乐趣。这类群体中的部分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常用外部条件如学习紧张、场地少等来开脱自己不坚持体育活动的惰性。 中国论文网4M#]"OF(r#sWq$a~4Y"e A
(3)盲目型(约占10%--15%):对体育运动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身体条件一般,谈不上有什么运动技术基础。中学期间体育教育不够或者性格内向,是形成这类群体的主要原因。学习愿望;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和技能,以便与同学有共同的语。 中国论文网xma|+W1n'a5r_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挖掘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征。还要看到,学生对某项运动的兴趣爱好不能与自身的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划等号。如果体育教学只强调统一性,采用行政编班模式去组织教学和管理学生,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必须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k
Ej-[%fB-l,{8i0 2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论文网Gv[#I(Kj,pc
从2000年9月开始,我们根据师资、运动场馆等教学条件,分别进行了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选项课程的分层教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选项课分层教学和成绩综合评价有利于教师面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运动理论知识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Ap4gU_!n0 2.1制定化教学计划
ROi~y-q0 根据多次调查的反馈信息,首先建立研究对象递阶层次结构及其因素重要性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得出多层次的组合优先权重,完成层次分析数学模型。中国论文网x7D&XtB'l
数学模型中携带着大量的反馈信息,为制订教学计划、进度、内容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例:技术水平指标(0.43),表示专项基本技术教学时数应占教学计划实践部分学时数的43%。数学模型中的权重分配情况还可为选择考试内容提供理论依据。例:是否将专项素质纳人考核内容是有争议的,而专项素质在数学模型中的合成权重为10.6%,总排序第4,因此,将此项指标列为考核内容无可非议。以数学模型中的反馈信息为主要依据,制定教学计划。 中国论文网I
r'yhQ!j,HW7Ji
2.2制定各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
P[5G4d,h+w]l*csl+Ws0 教学目标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完成了各水平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按水平一(初级班)、水平二(中级班或称提高班)、水平三(高级班或称加强班),提出不同要求。
9~x}/E
@x;[$l+p`0 2.3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中国论文网pMe*@&iv8e9u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分水平分层次教学,综合评价就必须分层制定、分类进行。 中国论文网0s5h)\#N&I:f
水平一:主要评价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和健康意识,以技能进步幅度为主。 中国论文网~ s^F3GJ}wbf
水平二:侧重评价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进步幅度。
,x'[uF |-u8H[0 水平三:侧重评价应用技术技能的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综合评价的方法是:根据不同水平层次,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水平一和水平二采用分布位置百分评定方法和黑尔指数原理。水平三的评价方法为:学生在校、系(院)比赛中的综合情况(占40 % ),半场3对3教学比赛综合情况(占40%),平时表现和专项理论各占10% 。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