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助推作用
2017年8月09日 09:43 作者:张晓辉【摘 要】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体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一种基本能力,幼儿园纲要指出:语言能
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地应答的环境。 而游
戏是培养幼儿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游戏;热情;语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指出,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与成人、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做到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的回应。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情境培养幼儿语言创造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丰富交往语言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生活方式,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移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游戏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会不断的调整。 如:幼儿在与同伴的对话中,根据同伴的询问,有时回答的是词语,有时运用的是句子,能力强的幼儿会用一小段话来满足同伴的好奇心。在这种交往的过程中,语义、语法、语用和主体认知水平之间会经常发生矛盾和不平衡, 这种矛盾和不平衡就构成了幼儿学习交往语言的内部动力,输出交往语言信息, 以达到相互促进促进幼儿不断进行尝试和调整,在尝试中,幼儿有“顿悟”、有“错位”,也有“创造”。 这些都会引起周围人的积极反应,使幼儿不断产生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不断地从他人身上印证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从而更加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交往语言信息,以达到相互作用中的平衡。 游戏中成人及同伴的积极参与会对幼儿提出更多的挑战,也会使幼儿在交往语言建构中更多地受益。
二、创设角色游戏,激发交往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