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中国论文网3s%u
g+M!d【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 临床诊治
发表论文网站 $gk8Kuf4a0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此种结构变化一方面是导管的囊状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另一方面是导管上皮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小叶内和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切开乳房腺体时,可见多个大小不同(自粟粒至樱桃大)的囊肿。这是囊状扩张的导管,散布在乳房腺体深部。囊壁大都平滑,囊内含有黄绿色或棕色的黏稠液体。
中国论文网8H1xD0Ed/LC/v 1 临床资料
N/lDaz[n!q
t0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24~55岁;左侧20例,右侧18例,其中双侧4例。发现乳腺肿块或伴疼痛而就诊,作手术活检证实。手术方式有单纯包块切除或区段切除。
中国论文网yc2{0b6@5q 1.2 病因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论文网U(Q0c(t3a
y? 1.3 临床表现 本病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Q.mn
e6L4e0 1.3.1 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常见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病程为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必须注意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
中国论文网N hy7jRv&S@'c&hu 1.3.2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状,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4j&|VfQ)ki 1.3.3 其他症状 其他症状尚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乳房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些囊状扩张的大、小乳腺管。乳头溢液即来自这些囊肿,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偶为无色浆液性。
At)_Ds6kZ0 1.4 病理 本病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腺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中国论文网oZ9v*NP:M5U 1.5 辅助检查 近红外线乳房扫描:近红外线乳房扫描可呈云雾状或散在斑片状高灰度影。无明显边界,偶可见血管数目增多。B型超声波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表现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腺体之间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反射区。囊腔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而规则,可散在多发,也可互相融合。乳腺钼靶X线摄片:乳腺钼靶 X线摄片可表现为某些区域或整个乳房有弥漫而散在的小的致密区,一至数厘米大小,无明确边界,亦不形成肿块阴影。钙化较常见,分布广泛而散在。
中国论文网N!i}/RP{q lh 2 治疗
^b }~%H,l:tr(`D0 由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基本上都以对症治疗。
中国论文网$O)K s(S"nX,I 2.1 随访观察 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制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发病后数月至2年内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
%f!y$lGa;K&dyMA$K0 2.2 药物治疗 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患者,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药小金丹6~9g,2次/日,或消遥散3~9g,3次/日,或5%碘化钾 5mL,3次/日,均可缓解症状。近年来类似的药物产品较多,如乳块消、乳癣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灵、三苯氧胺等,治疗效果不一。
Ow*x N[|^3@0 2.3 癌变的处理 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旦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腺癌处理。 2.4 激素疗法 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借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用法:月经前1周内口服甲睾酮。每次5mg,3次/日;或肌肉注射丙酸睾酮,25mg/d,共3~4日。
中国论文网XBo]p5F u#p 3 结果
中国论文网@|1OA5zN 手术病理检查,均为乳腺囊性增生,没有癌变现象,全组病人均作长期随访工作,最长5年,未发现异常。
中国论文网6t#vj;sQq 4 讨论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4?
WII'M @ 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乳腺疾病并不困难。但要注意的是少数患者(约2~3%)可发生恶变,因此,对可疑患者要注意随访观察,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单侧性且病变范围局限者,应提高警惕。
`W7JOkRy2`,n0 在对病人的随访观察中,如果发现有些患者在短期内乳腺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进行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
5[-C2I9oU9c.\
^ P0 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和下降而呈现增生和复旧,预防乳腺增生症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生活安排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精神刺激等,据统计85%的病人在患病前有不良情绪改变,精神刺激可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紊乱。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调查当中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发病率高些,根据这一点,知识女性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另外坚持母乳喂养可减少发病,因为哺乳可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还可减少流产次数,也可降低发病率。
y|Bk/P;y0参 考 文 献
aXP.g2hkiu;].X!o0[1] 姚榛祥. 乳房囊性增生病[J]. 四川医学, 1988, (05).
中国论文网e*H$Hf5r5lsG}7U[2] 姚榛祥.乳腺癌癌前疾病的临床筛查手段评估.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68.
EF~#]|9RjG!L'd0[3] 方志沂.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65.
)of\u@%T:Td0[4] 阚秀.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61.
中国论文网`0l3{:Z/L.n#D[5] 邹凡蓉.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
Zk:l1LDp-dL0[6] 张伟, 赵军, 陈晓东, 彭大云, 陈敬文, 周永梅. CISH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0.
@8X-o.O3r%v3L0[7] 高蓉, 张平. 2980例乳腺普查结果临床浅析[J]. 临床医学, 2010.
,z8M6?_xqLb0[8] 半袖. 家庭健康计划之二 基因防癌:“粉红丝带”的温柔呵护[J]. 现代妇女, 2010.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5AHiwu
^~[9] 研究发现女性幼时多吃豆类可预防乳腺癌[J]. 中国食品学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