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6月27日 10:48 作者:李丽娜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l$u2ZfE0李丽娜 锦州电视大学
    $]0`"X2z6U%I0摘要:远程开放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扩展至全社会。现代远程开放教学模
    Gr]FYBEO.O/Z0式下展现的是教与学的行为关系,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能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因此,为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中国论文网H.f8xV"E6B
    质量,是营造良好的教学行为关系,本文特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中国论文网I&vX(Z!g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
    q ?"n]%I5j)G0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教学
    i;E2j:@^0媒体都活跃在日常教育中。远程开放教育的出现在时空上突破了
    !n9b:F*`jy0一次性教育的藩篱,让更多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高校学习的人实中国论文网!Z_7x"D+S(t&QO$dt%~(c
    现了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大众化。在整个远
    AN$dg5{!b:k)M0程开放教育中,学生以自主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学习行为中国论文网wS9R+TAee`
    也因此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探究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后续教育中国论文网ln4G)yd"A:h!M
    都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论文网Zn QEQt
    1.远程开放教育相关概述
    I$t H YY@%a+B0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以及它不受时间、空间
    :uNm2i{ J L Gz0限制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好评,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教学和
    9qfk;z$jd+|X p0多媒体教学等交互式教学手段让人们实现终身学习。这种教育模中国论文网"n@O8Bk@sH
    式重视教学过程,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媒体,配合计算机网络、音中国论文网\ X*?/\n;p4j
    像教材及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进行授课,同时,还利用中国论文网SgR"K SS q-P
    VBI 数据广播,电话答疑、电子信息来辅以必要的面授指导,为中国论文网 A} H+gL dO
    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中国论文网+v+Qc0q _m:N
    2.远程开放教育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国论文网6q,[| l-j@? q*l0C
    2.1 自主性中国论文网:q$T9a4B8Qg4_ H
    “填鸭式”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者习惯性运用的,教师是整
    @u?_&mG k0个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地点和空间也中国论文网4p6e}9q#M(X*d
    总是局限在教师课堂。而远程开放教育重视学生内在的学习潜中国论文网4SP;\Hn6SZA
    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概括来说,远程开发教育能给予中国论文网;H.e8` O0m)q y'ick:V
    学生在学习空间上的自主性,不仅仅是在时间上可自主安排,信中国论文网'H'`g^L@P9n
    息选择方面也可具有自主性。首先时间上的自主安排;远程开放中国论文网 h:L9@*W5]cber
    教育的出现也代表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学习者可以在不影响
    &y+~'cLY?6`y0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务时间学习,两者互不矛盾。其次信息上的
    M T3R2aU2I0tE$K0自主选择;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建设丰富的远程信息
    }2n)A[$@#u J2G2e0B0资源,而学生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所提供的资源根据自身学习所需
    W Ny8a ^:p]0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影响,从而也不会
    N%?7| W W%YQ0去影响他人,体现了远程开放教育强大的自主性。
    7Tf'm6}6B*Ou02.2 技术媒体取代人际交流中国论文网1G Os?AK;o
    远程开放教育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则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
    KF${XP5u(n-L.[*F0化,两者只是通过多媒体屏幕或软件进行学习上的沟通。双方除
    p8{F*h,k/eb7f(u0了学习上的内容之外,很少谈论其他方面,这是传统教育模式是
    4gg5CA;E,Hz0有很大区别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思路及观中国论文网-B5O#p!N5m-f
    点,总的概括来说,远程开放教育中最基本和不可获取的教学信
    *F0g7[^M1N*\y6j0息的传播源泉则是多媒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把受教育
    x5Ok fq3SW2YN0者固定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但双方可以交流沟通来促进彼此
    /h{S0H.e$}"qC J0间的感情,远程开放教育则替代了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人际交
    _)u]6L {i5X4fhv0流,没有固定的学习集体机构,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
    a4i7BDg u/I(D0间的交流,疏远了人际间的沟通。
    /~0D1z%Jj4R N0通过上述对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对学生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中国论文网1^%\ N Du+G
    可得知,实现教育对方的开放,最终为终生教育体系做铺垫是远
    J"{YR$Q-xV0程开放教育的目的,也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中国论文网SX Ji w9N$L x
    从而实现教育大众化。但这种教育模式还有大量影响学生学习行中国论文网 P)Nm#C:V7ehj
    为的因素的存在,如迟缓的教学模式转变;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
    B&B_ lQVp8D`K\0的影响,在学生方面仍然过于依赖面对面授课,除此以外的教学中国论文网 n9v2^#`WN S;f~
    组织都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学习学习动机
    i8b}n!a+O$~A*{0有关,此外,传统教育中教师都有“一专多能”的固定思维,如
    S!F_w-o6P0果将此观念刨除或对其更新,运用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学,具有中国论文网+XG)W(Qx?v
    十分大的难度。其次,远程开放教育理念渗透性不够强;当前远中国论文网&p}'}%~)cC.J`
    程教育教师在强调师生关系方面过于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国论文网E'P*o6Me F+m
    主体,为了体现这种关系,过于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生,逐渐形
    *T%} s3QL MqBy ^0成松散状态,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学习行为也会出现偏差,违背了
    9Lc1@ IO0远程开放教育的原则。中国论文网v a4EjoFeK
    3.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措施中国论文网^2jH ]}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个性化自主学生虽然中国论文网R8~#Kg&[
    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独立自主探索或创造等方法来实中国论文网#K v G'f#v8|d
    现学习目标,但缺乏沟通交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共享学
    ;L6b [c*_0习资源,从沟通中整合知识,其实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因
    | v4AM-iQJI0素则是人际交往因素,加强和他人交往也是学习的途径。其次,
    r1X\)c2uK+c0积极参与学习资源建设;远程开放教育的崛起,也让教学资源出中国论文网"y?;v c$DF)s3]x+f
    现不足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便于
    LU.M2SM6v#bh0学生学习的资源,选择最优教学方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中国论文网hfCUc4\,C4\
    放教育。
    Y{|bDE(cD V'vO R0结语中国论文网 [AS N;D%tK y
    总之,远程开放教育的出现实现了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
    ^K,R*CS0E:s0望,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展开教学,使教育大众化。但也不
    -~ OGk*L)dH,C0可否认的是,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学生,但学生在中国论文网]NbEJ
    学习行为方面容易出现松散状态,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中国论文网1rZ)p#Sq
    教师运用远程开放教育进行授课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行为状中国论文网{t1JI4NG$w+[
    态来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中国论文网G J$ay Q5Civx"n|
    参考文献:
    ]*m3T{1MN|7]3Q_0[1]黄海嫦.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教育
    E A/Y$w#lb5M%P0教学论坛,2011,(18):209-210.
    2pm#o"fO/|%s+q0[2]孟妍红,李恒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员学习心理问题及其中国论文网2R~0FTl&UJhq
    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2): 24-28.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