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0年9月14日 09:49 作者:lunwenchina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业承诺 中国论文网BlG(v,]&@x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本文以广东省94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承诺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教师压力影响工作满意度,从而降低职业承诺;社会比较是教师职业承诺差异的主要来源;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
;y@N+G8\&wl0 一、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论文网'V8}Dt7~!h Q
1.职业承诺的研究状况
6Q6BBdI)EY5bUN*X
p0 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Blau认为职业承诺只有一个情感维度,认为个体留在现职业是因为对职业有情感,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职业或专业的态度”,即留在现职业的愿望和对现职业的喜欢。Meyer和Allen在提出组织承诺三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将他们对组织承诺的理论与测量方法扩展到职业承诺的研究中来。他们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认为职业承诺也是由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因素构成。情感承诺指个人愿意呆在某职业的强烈愿望;规范承诺是指个人呆在某职业的一种义务感;持续承诺则是指对离开某职业的代价的认知。
"dq/n&j'n T*Y
W%N9H0 把职业承诺的研究延伸到教师领域即是教师职业承诺。台湾多数学者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工作,因此称之为“教师专业承诺”或“教育专业承诺”。我国主要有内地学者龙立荣(2000)、徐富明和朱从书( 2005 ) .罗润生和申继亮(2001)、邵雅利(2003 ) ,李霞(2005)、刘世瑞(2005)等人进行过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问卷研制、结构分析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李霞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职业承诺的三因素结构。
qj9t2EA7m{0 2.研究意义
y X'lbN:a B:] U0 经过二十多年的急剧变革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态度,也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由于我国经济底子薄弱、人口众多,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充分,再加上近几年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空间小,整个社会的从业、择业和职业流动基本属于一种被动的态势。
bH7x}vc0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特殊性,国外关于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结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难以相符,即使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在职业承诺的结构和不同个人属性、不同单位属性对职业承诺的影响等方面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别,难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基于这种情况,进一步深人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意义重大:既助于教育管理理论、承诺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现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对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论文网;~!@L(p vP.B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中国论文网r\+T AL4X
1研究方法
)V5M!vL0`pR.`'P,i0 本研究直接以Meyer & Allen提出的职业承诺三因素结构作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以了解和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状况,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以Meyer&Allen和李霞(2005)的量表为基础,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量表》,量表采用Liken五点式记分法,全部是正向题。调查问卷还设计了用以调查中小学教师个人和工作背景等基本情况的19个项目和若干个验证问题,以便分析与讨论。 中国论文网*asW!SpRW5@
2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Dn"_;v+J6aP`0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方差极大法旋转,通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14,大于0.6 ;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该表各项变量完全适合作因子分析。三个因子共同解释了64.5%的变异,具有一定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