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轴心时代”中西思想家文化心理异同
2014年3月25日 10:50 作者:杨悦
浅谈“轴心时代”中西思想家文化心理异同中国论文网 z.a'Sw!i3V
杨悦 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中国论文网laPt_&k;w_0]
基金项目:2011-201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项目:"轴心时代"中西文学思想的异同(12524059)中国论文网K+k]#c_6k6A k
摘要: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独立形成。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一时中国论文网7lEE(wr
期通过对话产生的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原创性。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精神基础之上。这个时期文明对话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中国论文网#O
|(xeh0o
U
m
蕴藏丰富的思想资源,直接对后来东西方的文明对话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pX)I2i9L'K0关键词:轴心时代;中西文化;心理异同中国论文网OC
N,Lbs
前言: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前的所谓 “轴心时代”与诸多
+y*|P]$to9wy0其他古老文明并立于世但独树一帜。我们的先哲们很早就思考有中国论文网#ZOO
kb-i
限与无限的关系、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同时中国论文网$l%UuPln&f)h2J/@w
又对这些关系做了 “内在超越”而非 “外在超越”的理解。基
%^,}ta)bm0于这样一个传统,中国古人很早就强调摆事实、讲道理,很早就
7W
TqwlS0主张 “理义悦心”、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以力服人”。中国论文网&L+nkf6K`}
有鉴于此,说 “理性精神”是 “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当不中国论文网7SEb4q
e|^1{
为过。中国论文网9b3ppq:Wy1K$nsm/^
1.“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文化心理差异
%p2}Tb3v01.1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中国论文网)N0d:|p e0h/}"e7t]Q
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 “有办法”;用古人智慧精心培育人中国论文网2hE'e9C0EM"U
文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 “讲道理”。这既是对中华民中国论文网j@k8KDa3ww3E6qR
族的理性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的提升。古人曾
wy~h2[6Yf
Y:?s0有言,“中者,天下之正道也”。这里所说的“道”,在当代哲
!GVHnW'l|0学家冯契看来,是区别于“意见”和“知识”的“智慧”的核心,中国论文网K~!gs3t}R#f
“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
TO6DxiP0之’。”为了树立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中国观”,把这种“中国中国论文网PQ:_~N*m
观”作为中国梦的核心,我们必须克服“以我观之”的“中央帝中国论文网 J2j7l/U9G:u
国”心理,而形成“以道观之”的“中道之国”意识。中国论文网4pZ0`Ew(s(u v8O^
1.2 理性和梦想,是中华腾飞过程中缺一不可的精神两翼。中国论文网\OrmH/B
这里所说的 “理性”,不仅是指“工具理性”意义上的 “有办中国论文网3{lc0j{{Tt4f
法”,而且是指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 “讲道理”。在现代化的中国论文网IM"N#G0n#`#b/k~
过程中,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在解决实中国论文网q
Z:b0Fw3q
际问题时更加“有办法”,另一方面,用古人智慧精心培育人文中国论文网+P5qF&i(yl&]
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讲道理”,这既是对中华民族的
y+tyo(O@([A0理性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的提升。中国论文网&eDR4X'{
1.3 中华民族也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论文网P K*B^ }-e
t j
T
的观念。它以家庭亲情为起点,展开出一种以人伦真情为本的共中国论文网|{ I#p({r
同体意识,而不是把团体的巩固建立在宗教信仰或者法律条文的中国论文网7W?v6Igl
基础上。这种传统为我们在今天形成一种既克服传统信仰冲突、
_!x#\IT/r)Qaq5l0又避免现代社会异化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源。从行动的主
;wEFJrJ/z?,Gu0体来看,中国有一个 “尚贤的民本主义”传统,也有一个 “重中国论文网3h @x5Vt@(~E${
情的团体主义”传统。前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纵向关系,后者涉中国论文网5OShhC:O
及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两者都对中国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作
'IrZ)NI}O*Qb0用。中华民族有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古训,也中国论文网c7kd7q(Bi&Q!j
有尊师重道、尊贤使能的美德,为我们今天把人民利益当作处理中国论文网+C]%}#aT
人民与其领袖、政府之间关系的依据,提供了重要启发。以这种中国论文网e Z-]a hsk@4zd
学习精神而非传教心态为基础的 “天下”观念,为我们把民族
;F L!|2r
Ha.u%R Sxg0自豪感与全球责任感统一起来,积极参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
yz+C't~6n0ea i0集体学习过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民族心理依据。中国论文网6ws+I/a'x#av$}%u
2.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论文网/{(y,Cw&\
2.1 常有人把中国与“中央帝国”联系起来,但那是对中国
!P.zH:rh4m+HU0之为“中”国所做的最简单的空间上的理解。李大钊在解释“中中国论文网 _BUS7k1~:Uv z
华”之为“中”的时候,不仅指出“中者,宅中位正之谓也”这中国论文网'|-e"Ne I1N(] oy+_
层意思,而且提出要在时间上深切体会 “时中之旨”:“旷观中国论文网%ff,n/q(R+ZCU
世界之历史,古往今来,变迁何极!吾人当于今岁之青春,画为中国论文网h-A9L@s-^RI#?
中点”。也就是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间向度中,要中国论文网F-s:k-]IVZ
以居于中间的今天为起点,一方面超越过去,另一方面创造未来。中国论文网0l(]R^Y
这样一种充满理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观”,应该是中国梦的重
t'a.aFS
bx0Y~0要内容。中国论文网8vw#oOd'TeD
2.2“以道观之”并非对“以我观之”和“以物观之”的简单中国论文网$J,La#d}x
否定。在这里尤其要防止把“以道观之”和“以我观之”截然对
M*T'?+h&N(RB0立起来。每个民族要追求“以道观之”,其出发点都只能是“以中国论文网}o Vv!e6[.p h%M
我观之”,而任何民族要真正达到“以道观之”的境界,都不能中国论文网n6A6K*c!l5U
忽视其他民族的“以我观之”。在这个利益多元、文化多样而又中国论文网c4y(KB+e3bhWX~
冷暖一体、生死与共的世界上,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中国论文网)o DrX$eycnw;f
{
是唯一可行的共处之道,也是唯一可行的自存之道。这意味着,
Y$a:Z^3V8r0我们不仅要克服直接从“以我观之”出发的自我中心主义,而且中国论文网0Ui(Y1O1de3m:{
要克服把某个特定的“以我观之”误解为“以道观之”的自我中中国论文网8iX"?r`^e%q.y
心主义。为实现真正超越“以我观之”境界的“以道观之”,这
*_k%J(w y@0里所说的“以道观之”之“道”就不能是自以为是、自说自话的
m|-RieP
[6y0“天道”,而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人道”,确切些说,是中国论文网3Dd"S1SU1Q2q5j
中国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的理解和
as5o'm"`!d0共识。中国论文网v-L]2u8k
3.新“轴心”时代下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论文网"zY
oMzAf;dV
3.1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总趋中国论文网#A2R%M;X5a#f2kw
势的推动下,上述四种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如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中国论文网R*A'QZU3D
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它文化的营养,形成新的文明的飞跃,中国论文网iZV P,R#~O A:L"^
整个人类文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如果
!z{/B;@dm x4G4g0中国哲学家不认真吸收西方哲学的重知识系统、重逻辑分析的精
C:h Ur|7s0神,从西方哲学这个“他者”来反观自己的哲学问题,那么它就中国论文网 E)m?&Ri'I4Z-e
很难克服其一定程度上的直观性,也很难使它开拓出一个更高的中国论文网 }:s?'t Gj~'`
新层面。因此,我们必须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以适当的解释,
7SoFl/w/uxH0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中国论文网ex[b h
r/K.b-TU
3.2 中华民族还有一个可称为 “好学的世界主义”传统。它
4?e
Hu0P1zTNvd0既涉及行动的主体,也涉及主体的行动,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论文网 Ahg/c1M+h-f@/r
理解中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历来胸怀天下,
g*mpK
t M~)}.xt0悦近来远,同时求知若愚,求贤若渴。中国论文网9]0OfF!E:Vs-{
[
3.3 我们既要记取“以理杀人”的残酷教训,也要克服“见中国论文网nkk5TJT
庙就拜”的糊涂思维;继承“好学的世界主义”的传统,我们既中国论文网6t X,?"RQ}
要克服“怀柔远人”的帝国姿态,也要批判“全盘西化”的殖民
V~C@ s/H3cb0心理,更要警惕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之
#t
?"u-ah-C3Pp5R0类的古人话语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类的现代说法背
!{Q]:x0RUK0后,可能隐藏着的极端等级主义基础上的极端平均主义。
;vr rDz6I9OM6_0结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也展现了光明的未中国论文网FO"|
P Ycx$J-w
来前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民
$x0o]ok0族优秀传统。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民
"{D No2bx2{7P0族传统进行提炼和提升。中国人民的寻梦之旅,也是中华民族的中国论文网5L~/y7j.GQaM7B {,n
进步之路。
$Yj?X}9M+[j8@W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 x$scT]5e2kPe)f1W/b
[1]马建华,王琪.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进中国论文网Y'P2n~9eYw9V+X
——基于人格理想和社会背景的考察[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2中国论文网z3d}{1aSs
期.中国论文网;u1kU ]
T
[2]戴春巍.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研究
Xf^,UNq0[D].延边大学.2011年.中国论文网NkZ"X*E%z:j'q2L
[3]金银润.义、德性与幸福——在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之间[J].中国论文网(B5D,F2z,Xg"l,pk4^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中国论文网3xn3k9KE1un3n
[4]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
{T
n&Rh e0复旦大学,2008年.
?s,Rh{.J8n[0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D8m6j:DA(m(?D!i
杨悦,女,1983年出生,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