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艺术论文 ->音乐舞蹈
  • 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思考

    2019年2月28日 15:06 作者:王 琳
      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思考
      王 琳
      (北方民族大学,750000)
      【摘要】 歌剧作为一种“泊来品”,结合我国地方戏曲、民歌、戏剧等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格局,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的历史,有过繁荣、有过低谷,有过成功,也有过瓶颈。本文就新时期下中国民族歌剧如何更好的发展,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民族歌剧;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因素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歌剧的影响由来己久,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治外交的发展,与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经济因素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发展经济就是在发展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体现。一部歌剧从创作初期到排演,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只有坚实的经济做后盾,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歌剧发展,演绎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多元文化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话剧等新形式文化的发展,对民族歌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艺术形式, 如何创作出更符合大众欣赏水平,又不脱离民族歌剧原有特点的新歌剧至关重要。
      (四)社会思潮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民族歌剧从产生到发展,一直深受西方歌剧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希望能听到符合人民大众审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接地气的作品。另一方面,又需要积极借鉴西方歌剧优秀的创作技法,创作出更好的民族歌剧作品。大众对欣赏民族歌剧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这也是制约民族歌剧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
      (五)作品创作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人们对民族歌剧的印象还停留在地主阶级压迫,人民大众奋起反抗的阶段,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歌剧却鲜有影响力。一部优秀歌剧的创作,不仅需要作曲家有极高的音乐素养,还需要掌握民歌地方戏曲等,懂得大众的喜好。
      (六)专注理论的缺乏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理论是发展民族歌剧的基础,基础不坚实,上层建筑很难更快更好的发展。西方歌剧不仅有大量优秀的唱段作品,也有理论著作的支持。而民族歌剧在理论论著方面仍有空缺。
      (七)表演人才的流失对歌剧发展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歌剧,许多人毕业就会被签约到国外知名歌剧院和专业的合唱团,真正回国发展民族歌剧的人才并不多。
      这也导致了歌剧人才的流失。
      据此,我们看到了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诸多原因,只有从各方面改善才能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定位
      (一)优秀作品是推广民族歌剧的基础
      一部优秀的歌剧离不开词曲作者的创作,要求创作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优秀性的“三性”歌剧。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歌剧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顺应时代的高质量作品。对有影响力的经典唱段新编改良,为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作品方面的保障。
      (二)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民族歌剧必不可少的环节民族歌剧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谱面,更不能止步于舞台,良好的歌剧环境至关重要。培养孩子对民族歌剧的兴趣从娃娃抓起,将民族歌剧演唱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举办民族歌剧交流活动周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到民族歌剧,感受其魅力,得到熏陶。
      (三)积极引导是发展民族歌剧最直接的有效方式当下,民族歌剧相较西方歌剧的演出并不多,即使有专业团队的精彩演出,高昂的票价也并不亲民。华丽的舞台设计与服饰、灯光的过分投入,导致票价高居不下。如何让民族歌剧更接地气走近群众,让观看民族歌剧成为大众文化,是歌剧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民族歌剧团体交流演出,举办免费歌剧展演,组织歌剧团体下乡演出等活动引导观众。
      (四)符合人民大众审美是民族歌剧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想要发展民族歌剧,就需要创作出符合人民大众审美的优秀作品。歌剧的创作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民大众。了解人民大众的口味,创作出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却又不失民族歌剧自身特点的新歌剧才会赢得市场。
      (五)高校民族歌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中,民族歌剧表演的艺术实践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如何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民族歌剧产生兴趣投身其中,需要学生和高校教育的共同努力。在高校中,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民族歌剧课程,引导学生理论学习和表演实践的双管齐下。非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民族歌剧的兴趣,注重培养高校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六)民族歌剧想要走向更大的舞台
      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是中国歌剧有别于西方歌剧的独特魅力。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川剧的变脸之所以在国外被人们所喜爱和折服,离不开其独特的魅力。相信民族歌剧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成为世界歌剧艺术中绚丽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王蓓.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赵小林.对中国歌剧的回顾与展望[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7.
      [3]王颖.中国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
      [4]盖亚男.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歌剧的探索[J].黄河之声,2016
      [6]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艺术百家,2008.
      作者简介: 王琳,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生。
      指导教师: 王建国教授

    db@f J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