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
2017年5月24日 09:20 作者:曹馨元摘要:在我国现行新课标指导下,课程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着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是实现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平台,是教育战线的阵地前沿。美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乃至美术课程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和影响,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此论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 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的效果,帮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学会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下面,是笔者对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教学模式一——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给人们带来了的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发展思想。例如,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观。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中把做好的课件打开,授课中欣赏经典著作时,轻点鼠标,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欣赏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就可以了解法国印象派雕塑家罗丹的生平、作品评论和其他作品如《地狱之门》等。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的长廊中漫步,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这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有效率、有滋味、有吸引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二、教学模式二——电脑绘画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