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工学论文
  • 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影响

    2014年6月19日 10:48 作者:尹欣
    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影响
    尹欣 海林林业局医院
    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及时确诊糖尿病,准
    确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本研究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并比
    较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 C-肽、餐后2h C-肽、HOMA-β、HOMA-IR)、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
    餐后两小时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及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的变化。探讨基础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是否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
    只是关注血糖水平的变化,近年来如何改善 IR 和胰岛β细胞功
    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注点。1 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迅速衰
    减;2 型糖尿病最初时以 IR 为主伴发胰岛素缺乏,逐渐发展为以
    胰岛素缺乏为主伴发 IR,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减,以致晚期
    胰岛数量和胰岛β细胞数量严重减少,功能不可逆衰退。因此及
    时确诊糖尿病,准确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给予干预措施是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合理选用胰岛功能评价的方法,准确评估胰岛细胞功能,正
    确应用药物治疗是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关键。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2012 年 ADA 糖尿病诊
    断标准),HbA1c≥7.5%-10.5%。共 80 例,其中男 40 例 女 40
    例年龄(42.25±12.21)岁。胰岛β细胞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无
    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史。
    所有受试者均排除:(1)急慢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手术、妊娠等应激情况。(2)恶性肿瘤、缺氧、
    血液系统疾病、肝胆肾疾病等严重全身系统疾病。各组间性别构
    成、年龄分布基本匹配,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胰岛素的调整
    受试者合理进行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每日三餐后口服二甲双
    胍 500mg,每日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其初始计量为 0.2U/
    (kg d)。在空腹血糖达标前,根据指尖血糖,每次调整甘精胰
    岛素 2-4U,如果调整血糖过程中,出现低血糖(≤3.9 mmol/L)
    或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则酌情减少胰岛素 2-5U。每三天调整一
    次,使空腹血糖<7mmol/L。
    1.2.2 检验方法
    受试者于用药前和用药后三个月,测定其 HbA1c、FBG、
    2hPG,FINS、空腹 C-肽、餐后两小时 C-肽、身高、体重等。HbA1c
    采用高压液相层析技术检测(VARIANTⅡ TURBO)。FPG 采用自
    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氧化酶法,Roche P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胰岛素及 C-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Bayer ADVIA centaur,批内
    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5.0%和<6.5%)。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胰
    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计算公式:HOMA-IR=FINS
    (mU/L)×FBG(mmol/L)/22.5。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β)=20×FINS/(FPG-3.5)。BMI=体重(kg)/身高 2(m2)。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均采用 SPSS 15.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符合正态的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作为统计检验水准,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 BMI 的变化
    如表 1 所示:治疗三个月后受试者的 FPG 由 11.9±2.4
    mmol/L 降低至 6.5±1.6 mmol/L;2hPG 由 14.2±2.2 mmol/L 降低至
    7.0±2.0 mmol/L;HbA1c 由 8.9±1.2%降低至 6.7±1.0%。两组间
    这三项数据比较的存在差异(P<0.05),说明治疗后受试者的血
    糖水平的到明显的改善。但是,治疗前后 BMI 并不存在统计学差
    异。
    2.2 治疗前后 C-肽水平的变化
    治疗前空腹 C-肽为 2.71±0.36 pmol/L,治疗后为 2.74±0.37
    pmol/L,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餐后 2h C-肽为 5.97±0.26 pmol/L,
    治疗后为 6.03±0.42 pmol/L,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治疗前后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
    化
    治疗前 HOMA-β为 4.1±0.38,治疗后明显降低为 3.5±0.29,
    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 治 疗 前 后 稳 态 模 型 评 估 法 胰 岛 素 抵 抗 指 数
    (HOMA-IR)的变化
    治疗前 HOMA-IR 为(5.36±0.56),治疗后为 4.86±0.46,
    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
    β细胞功能障碍和是 2 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显著和
    持续的高血糖造成的糖毒性是引起或加重 IR 和胰岛β细胞功能
    衰竭的重要原因。短期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合成分泌 IR 和葡萄糖
    利用,而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加重体内 IR,使葡
    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 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
    受损。
    本实验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是较为新
    颖的药物联合应用,重点研究药物对胰岛功能的改善,而并非只
    关注血糖变化。旨在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对胰岛功能的自身改善的
    作用。
    另外,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均为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之前
    未服用过任何降糖药物,排除了其他药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结论
    4.1 治疗前后受试者的 FPG、2hPG、HbA1c 均有明显降低,
    说明 3 个月的治疗是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4.2 治疗前后 BMI 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这可能与短期内不
    能达到明显的体重变化有关。
    4.3 治疗前后空腹 C-肽和餐后 2h C-肽无统计学差异。
    4.4 治疗后 HOMA-β和 HOMA-IR 水平均降低,有统计学
    差异。这说明此实验的治疗方法有益于改善胰岛β功能和 IR。
    参考文献:
    [1]陈家伦.循证医学对糖尿病诊断的贡献及目前存在的分歧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1-4.
    [2]Del P.Loss of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leads to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J].Diabetologia,2003;33(46):M2-M8.
    [3]谢云,李宝毅,李建泉等.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功能的
    新数学模型[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4):250-252.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