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深化财商教育的理论刍议

    2014年7月23日 08:58 作者:孙艳丽
    高职院校深化财商教育的理论刍议
    孙艳丽 泊头职业学院
    年初开学第一节课,我面对全班学生开展了一节“压岁钱怎
    么花”的讨论课,想以此来深入了解一下学生们对钱的认知能力
    和支配能力。在讨论中发现学生们手中的压岁钱还真不少,最少
    的是几百元,最多的达到几千元。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县级市,
    如果是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学生,压岁钱数额会更多。对于如何使
    用压岁钱的问题,学生们普遍说要花掉它,去买那些自己一直喜
    欢但爸妈不给买的东西,一般都是一些奢侈的电子产品、名牌服
    装等。学生们认为压岁钱,就是要花光,因为压岁钱年年有,花
    光了明年还会有,他们觉得压岁钱得来的很容易,可以随便花,
    根本没有想到从长辈手里得到的压岁钱,是长辈们通过辛苦的劳
    动得来的。(这让我想起同事家的孩子对钱的来源的认识。同事
    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 问他钱是怎么来的, 他竟然回答,
    钱是从妈妈的钱包来的。由此可见中国的很多孩子对钱的理解缺
    乏正确的认知。)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说会把钱存起来,作为自己
    的私人财产,但当问到现在银行的存款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存
    款的利率分别是多少?选择哪种类型的存款项目,可以既得到高
    利息又方便提取时,学生们都是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即使有学
    生了解有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种类型,知道定期存款的利息高
    但提取不便,活期存款利息低但提取方便。学生对银行存款的理
    解仅此而已。我所教的是高职院校一年级的学生,作为一个高职
    生对理财的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是毫不精通,让人担心。
    《中国德育》杂志 2013 年 3 期上半刊,专门制作以“财商缺
    失,伤不起”为主题的特别策划。刊首语提到,“如今,给孩子
    钱,不如给孩子财商。学生‘智商、情商、财商’三商和谐发展
    才有可能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
    本。”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突出的表现在人们手中
    可支配的金钱数额日益增多。因中国人的“穷谁也不能穷孩子”
    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青少年手中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数额
    逐渐增多,其中“压岁钱”的数额,可以用“巨额”来形容,给
    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压岁钱的金额从几年前的数十
    元、数百元到目前的数百元、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伴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孩压岁钱也水涨船高。网上甚至有
    市民晒出小孩压岁钱“起步价”,已经提高到 500 元,甚至 1000
    元。 受此影响, 一个小孩春节所收压岁钱的总额可能少则数千元,
    多达数万元,甚至更多。随着孩子手里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压岁
    钱的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针对城市孩子“如何支配压岁钱”的
    调查表明:90%的孩子表示会用来买玩具,80%的孩子表示会用
    来请客或买零食,只有 10%的孩子表示会暂时存放起来,以后用
    来买学习用品和书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将压岁钱作为
    一笔集中性的“收入”,往往会出现大花、乱花的现象,甚至有
    孩子把压岁钱作为炫富的手段,于是就出现了河北石家庄市 10
    岁的孩子因炫耀自己 4000 元的压岁钱而遭到同龄孩子殴打的事
    件。
    再看看孩子手中的“零花钱”。2004 年在北京、上海、广州
    等九个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孩子零花钱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城
    市中 6 岁到 15 岁的孩子手里的零花钱总额达到 56 亿元。 2005 年
    一项在全国 10 个城市开展的调查显示,98.6%的中小学生每个月
    有固定零花钱,他们主要把钱用在食、穿、玩上面,其中衣着消
    费占总消费的 45%,玩的消费占总消费的 30%,食物的消费占总
    消费的 15%,而其他消费只占总消费的 10%,在这 10%里只有一
    部分是用来学习的。对于零花钱的使用,72%的学生认为花完为
    止,28%的学生认为应该存入银行。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对大额钱财的支配能力很差,相当
    一部分学生对理财认识停留在一知半解和随心所欲上。
    造成孩子财商低下的原因,与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孩子财商
    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
    家庭财商教育缺失。中国家长对孩子理财能力的引导的方式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放任自流型。既然是给孩子的压岁钱
    和零花钱,就是孩子自己的钱了,父母不该管的太多,就让孩子
    随便花,怎么花都行。进而造成一些孩子出现乱花钱和攀比的现
    象;第二类隔离型或没收型。平时不给孩子零花钱,不让孩子接
    触钱,以免孩子学坏,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或是大部分没收,避
    免孩子乱花钱。进而造成孩子对钱了解甚少,一旦有钱便出现不
    会花钱或是盲目花钱的现象;第三类引导型。有意识的教导孩子
    正确、合理的支配手中的零花钱和压岁钱。第三种种类型出发点
    是好的,但往往因为家长自身理财能力的欠缺,造成引导上的很
    多误区,而难取得好的效果。
    社会财商教育缺失。社会对钱的观点一种是受西方资本主义
    思潮的影响,形成的金钱万能论,认为钱可以解决一起问题,还
    有一种是中国社会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普遍存在自给自
    足的观念,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不热衷于财务的打理。又受
    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社会中存在耻于谈钱的社会舆
    论氛围,让人们对孩子财商的培养不够重视。这两种观点都对学
    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校财商教育缺失。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受固有的“钱
    是肮脏的”“学校是洁净的地方”的思想影响,抵制将钱的话题
    和知识带入校园,进而造成学校财商教育缺失厉害。其实早在
    2001 年,我国学术界就开始探讨有关财商教育的话题,但一直未
    在学校形成系统的财商教育体系,财商教育只是零散的渗透在政
    治、数学等学科。研究数据表明,2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财富的
    认知是从课堂学来的,而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财富的认知是从
    父母和电视媒体中得到的。一直到 2012 年,重庆市巴蜀中学财
    商教育课题组开始在初中学校尝试财商教育的体系化和课程化,
    开始了财商教育在学校中的实践尝试。但也只是一个点的尝试,
    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校教育中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
    美国华尔街 100 年来最成功的投资大师沃尔.巴菲特认为 “如
    果你处在错误的路上,即使奔跑也没有用。当你不能正确对待财
    富的时候,就不可能获得财富的垂青。所以关于财商的教育很重
    要,而且开始得越早越好。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钱仍然不
    断地给你买来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选择的话,那么祝
    贺你,这意味着你的财商在增加。”
    高职生处在将要进入社会的一个群体,对他们进行财商教育
    有利于他们将来在大学中生活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社会生存能
    力。高职生虽然对财商的知识不甚了解,但却有着强烈的购买欲
    望和消费需求,如果不加强财商教育,很容易走进盲目消费、攀
    比的误区中,可见对高职生进行财商教育迫在眉睫。
    目前,对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财商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
    段,相关的文章和理论还很少。其实高中政治课中渗透着很多财
    商教育的思想,《经济生活》中更是集中向学生展示了商品、货
    币、银行、债券、股票等一系列的知识,为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
    财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