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探讨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应用

    2017年6月09日 10:02 作者:易娟 唐清
    探讨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第二幼儿园 易 娟 唐 清
    【摘 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会对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小班幼儿阶段是养成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非常喜
    欢的童谣,具有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主题明确等特点,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作用重大。本文主要结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
    特征,讨论了童谣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应用。
    【关键词】童谣 小班幼儿 生活习惯 实践应用
    小班幼儿是形成个人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刚刚入园
    的小朋友来说,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
    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童谣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富有韵味与情趣,深受儿
    童的喜爱。教师要利用童谣的特性,多多运用,促进幼儿良好
    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小班幼儿特征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尽管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行走、跑跳、
    整理物品等独立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心智与认知还不够
    成熟,在写字、绘画与穿鞋子的时候经常会不分左右方向,他
    们的心理还没有得到很好发育,但他们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能
    够自觉的学习与模仿他人,还喜欢反复说重复的话
    [1] 。因此,幼
    儿教师要掌握好方法,加强指导,给予帮助,使幼儿逐步养成
    良好习惯。幼儿小班阶段,大家过着集体化的生活,在这里是
    他们社会化的开端,许多事情,大到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小
    到如何正确饮用一杯水等,这些事情都需要幼儿自己解决。教
    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童谣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应用
    (一)静悄悄——睡眠习惯
    午休是小班幼儿每天中午的“必修课程”,幼儿午休效果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接下来的精神状态与情绪
    [2] 。由于小班
    幼儿受到年龄的影响,自制力比较差,而且在午睡的过程中,
    很多小朋友都有去卫生间小便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午睡
    的质量。而如果在午休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引入童谣,就会
    起到良好效果。
    在午睡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些童谣故事,也可唱摇篮曲目,
    引导幼儿安静快速入睡。“乖宝宝,睡觉觉,枕头放平平,被
    子盖好好。小花枕,小花被,我们一起睡觉觉。”而对于一些
    在午睡过程中需要入厕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引用童谣:“静悄
    悄,静悄悄,脚丫轻轻,嘴巴轻轻,我们都要轻轻。”这样幼
    儿就会认识到寝室是安静的地方,大家都在休息,需要保持安
    静。
    (二)不挑食——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用童谣来培养
    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十分必要
    [3] 。幼儿小班的小朋友,尽管自
    己能够拿勺子吃饭,用水杯喝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将
    饭菜、水洒出来,而且有些小朋友,如果遇到自己不习惯的蔬
    菜时,往往就会随意乱扔,还有些小朋友当自己的东西吃完了
    之后,还会去别人那里抢,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在吃饭之前,
    教师要引导幼儿洗手,“自来水,清凉凉,小小手,洗白白,
    饭前洗手,讲卫生。”当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要引用《吃饭
    歌》童谣,“小宝宝,坐坐好,细细嚼,慢慢咽,一粒一粒不
    要浪费,宝宝吃的真叫好。”“幼儿园里饭菜香,既讲卫生又
    营养,蔬菜鱼肉都要吃,豆腐鸡蛋也咽下,小朋友们要记住,
    吃饭不要把话讲,细嚼慢咽来吃饭,身体长得高又壮。”通过
    这些童谣,逐步要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文明、卫生——排泄习惯
    很多小班的小朋友在入厕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大便之前,
    忘记拿卫生纸,解决之后,才开始喊其他人递纸给他,甚至有
    时干脆不擦屁屁,就直接穿上裤子。由于孩子还小,有时入厕
    后不知道是蹲着还是站着,只好模仿身边小朋友的动作,生活
    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在小朋友入厕环节,教师要引导他们
    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上厕所,排好队,讲文明,懂礼貌,
    不推不闹人人爱”。当男孩入厕时,教师引导说:“脱裤站好
    好,小便瞄准准,便后冲掉,厕所干净,宝宝香香。”在穿裤
    子时,有的小朋友会直接穿上外裤,而忘记了里面的裤子,此
    时,教师就你可以引用童谣:“小小花裤,一层层,先里后外,
    真美丽” 。当小朋友入厕结束后,要引导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
    良好习惯。“小小水池,水儿清清,伸出小手,洗洗白白,干
    净卫生,文明健康”。教师合理引入童谣,不仅能够使小朋友
    入厕有序,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排泄与卫生习惯。
    结束语:
    童谣对于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
    师在日常的教导中要重视对童谣的应用。同时家长也要积极配
    合,积极主动收集童谣的信息资料,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不仅
    只是在言语上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把一些童谣资料粘贴在幼
    儿经常活动的地方,使他们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睡觉、饮
    食、入厕和盥洗等方面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梦珺.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J].科教文
    汇(中旬刊),2014, 5(20):12.
    [2]李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
    新导刊,2013, 8(21):2-5.
    [3]王琳.浅议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家教世
    界,2013,(3):23.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