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计算机论文
  • 浅谈通信管理软件产品的开发技术

    2015年11月20日 16:39 作者:廉 锡
    浅谈通信管理软件产品的开发技术
    廉 锡
    (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 300456)
    摘要:通信管理机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变电站内大量的通信任务,它需要安全可靠、便于开
    发和维护。文章通过对通信管理机软件架构的分析,阐述了 COM 及 DCOM 技术应用于通信管理机软件产品开发的数
    据结构及方法,采用该技术开发的通信管理软件在协同开发、维护以及升级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关键词:通信;COM;软总线;对象组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5)10-0250-01
    电站自动化系统近 10 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自
    动化,给自动化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带来一些新的思路。本文
    就面向对象的通信管理机软件产品开发的新思路作些探讨。
    1 系统分析
    通信管理机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承担了变电站内通信连接、协议解析、接口转换的工作,它
    将变电站内各智能设备连接进来,处理后将数据转发给后台
    监控系统和远方调度。采用嵌入式技术的通信管理机,由于
    采用无硬盘、无风扇的设计理念,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般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就地层和系统层组
    成,就地层由分布式的保护控制单元、各种智能设备及现场总
    线构成现场网络,系统层由通信管理机、工业计算机或商用计
    算机及以太网构成上位机系统网络。
    作为系统层的通信管理机承担了大量的通信功能,目前我
    国的现状是智能设备厂家众多,通信方式、通信规约千差万别,
    通信协议没有规范或没有按照规范实施,牵涉到的通信问题也
    较多,这就造成了在现场监控厂家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与
    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上。通信管理机为满足现场需要程序不
    断升级,升级过程中程序可能在不经意中引入BUG,造成程序
    的不稳定。同时程序越来越庞大,装载程序需要更多时间,对
    通信管理机的处理速度和内存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程序不断变更也对版本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
    时,在采用 WINCE 平台开发的在通信管理机软件中引入
    MicrosoftWindows2000 系统平台的核心基础:COM(Compon-
    entObject Model)和 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的应用就显现其优势来。
    对通信管理机系统来说,使用软总线和组件有如下优点。
    (1)软总线和对象组件可以使各模块透明访问数据库,屏蔽被
    访问对象和访问方法的复杂性; (2)软总线和通信对象组件完
    成系统对象间的信息传递,各对象组件独立,各组件的维护仅
    须维护组件本身,而软总线的升级仅需更改相应的 API 服务
    程序库; (3)通信管理机的主程序维持稳定,不需要频繁改动,
    减少了改动过程中错误代码的引入,有利于现场程序的稳定
    和现场安全。
    2 系统设计
    2.1 数据库服务器组件
    数据库服务器组件(存在于软总线的服务器端):因为商
    用数据库一般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实时数据库大多采用
    自主开发的方式,因此设计该组件以屏蔽系统应用程序对不
    同数据库的访问。
    (1)存储在主存储器内的数据能快速存取,根据实时响应
    的要求,安排数据的存取地点。
    (2)保证数据的逻辑和物理独立性,系统数据库的任何改
    变不影响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任何修改也不影响数据结构。
    (3)满足各种应用对数据存取的要求,双机或多机应用时
    保证各机的数据库具备完整性和一致性。
    2.2 故障诊断组件
    故障诊断组件可以分布到各个不同的对象组件,完成对
    对象和组件本身的故障诊断。(1)在线诊断在操作系统控制
    下,随实时任务连续进行,诊断过程不影响实时系统的运行;
    (2)在线诊断能指明故障点和故障类型,作为一个结果产生报
    警,并根据需要调动看门狗程序进行处理;(3)通过系统能很
    容易地测试数据请求功能和控制功能,通过传输和接收各类
    试验数据找到故障点显示并纪录故障位置和故障内容; (4)在
    通信装置通信失败时,自动记录故障时间、产生原因。故障恢
    复时,自动接受被中断的数据; (5)可对远方设备进行远方测试
    和诊断; (6)可通过电话线对系统进行远方测试和诊断。
    2.3 通信组件
    各个规约的通信组件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运行,负责和各种
    智能通信设备的通信,完成数据采集交互。(1)完成数据通信
    采集交互工作; (2)可以根据设定输出通信报文情况; (3)可以
    根据设定进行特定的数据记录; (4)具有自我监视、自我修复能
    力,可以根据通信情况启动单个通道的看门狗程序进行处理。
    2.4 其他功能组件
    其他组件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运行,完成各种特定功能的
    实现,如计算遥测功能、录波召唤、保护信息管理功能等等。
    3 结语
    本文基于上述思路开发出的通信管理软件,成功应用于
    电力系统,系统便于功能扩充,运行稳定。在协同开发、维护
    以及升级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在开发类似系统时,对对象
    的分析、软总线的接口定义、实时数据库负载的估算、访问的
    冲突检测与避免应特别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此类系统
    的基础上逐步继承、优化与积累,引入新技术,可以使该系统
    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 1 ]
    潘爱民. COM 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 2 ]
    刘志刚,康积涛,刘学军.COM/DCOM在监控系统中的应
    用研究 [ J ] .计算机应用研究,1999(6).
    [ 3 ]
    张娅,周学文.COM研究及其在组态软件中的应用[J].微
    计算机信息,2006(34).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